标签:
休闲驴子磨杂文 |
分类: 剧之以理 |
然而,最近我却听到有人说“卸磨杀驴”是完全正确的,并且还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以下几点理由:第一,从节约的角度看,磨已经拉完,不需要驴子了。但是驴子还要继续吃喝,还要继续让农夫花时间和精力喂养它,杀掉驴子就可以节约这些成本支出。第二,从利用价值的角度看,杀掉驴子有利于使驴子自身的价值提高。俗话说得好,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那是神仙们才能吃到的美味。农夫深谙此道,不杀驴子真是可惜。第三,从更新换代角度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驴子的使用寿命和生存寿命都是有限的,在驴子的有生之年杀死更有利于培养小驴子的忠心和兢兢业业,也更有利于激励小驴子要更好地拉磨,否则其结果将和其前辈一样,被早早地杀掉。
更有甚者,还有人以此类推,把以上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当中,以“老员工(或者有功之臣)的被弃用”为例,“以一种更理智或者更市场化的角度来”提出了“卸磨杀驴”的正确性:第一,由于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知识更新最快的时代,而所谓的老员工(或有功之臣),其知识面、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都已经老化,已经不能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为其更新知识的的成本又过高。第二,企业的岗位是有限的,关键岗位或者重要岗位更是有限的,而老员工(或有功之臣)往往占据着这些岗位,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从企业培养后备力量的角度来看,这些人不杀哪些人可杀?第三,企业以利润为第一目标,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养老院。虽然企业有很大的社会责任,但是其利润是第一位的,谁阻饶了这个目标谁就要被利润的车轮碾过。第四,从激励企业其他员工来看,这样做有利于其他员工始终保持着一种比较好的竞争心态,有利于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因为杀驴后空出的往往是重要岗位或关键岗位。第五,从企业文化的形成来看,老员工(或有功之臣)代表着旧事物,他们往往对新事物持拍拆态度,这就造成了企业中关键的环节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所以,卸磨不杀驴,天理不容也。
噫!我倒发现这些人的观点与我小时侯对“卸磨杀驴”这个成语的认识有些相似。不过现在我知道,推磨需要养驴,这并不错。但是,卸了磨的驴子,农夫也不一定非要杀了它嘛,因为农夫养驴并不完全是为了推磨,更何况曾经为推磨流过血、淌过汗的驴,总应该得到善待,不说非要享受一定的级别待遇,给他安享天命的权利总还是可以的吧。卸磨杀驴,哪还有“信”字可言呢?又怎么能赢得后来“驴子”的忠诚服务呢?
呜呼,狡兔死,走狗烹。过河拆桥,喜新厌旧。即便是可怜的驴子,也逃不过拉完磨被屠杀的命运。然而,卸磨杀驴者,也将被别人所杀。曾经残暴屠杀功臣的明太祖,绝对不会想到,明亡之际,官僚们投降满清时会把他的极端之举作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