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
(2015-09-08 15:02:08)
标签:
教学 |
学而时习之?
最近,哥大老同学孙中兴到北京讲学,给我带来了毓老师《讲论语》、《讲庄子》等大作。
我的态度很鲜明,经典,一定要常读,不要说有了新的解说,没有的话,(反复)读原典也是应该的。
其实,经我是天天读的。但不是四书五经罢了。夜间我就读了起来。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没想到这一句我就错了。“时”在这里,不是“时时”的意思,而是一种“时点”。毓老师说:
此时,非时时刻刻,乃时髦、圣时。
读古书,是在用古人的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所以得“时习之”,在今天可以用得上,否则“生乎今之世,反(返)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中庸》)。
孔学为“时学”,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论语》首“学而时习之”,懂此观念了,读任何书都合乎时代。
也许,我说学问乃出自“当身历史”,就与毓老师的意思相合吧。
不过,如果每当一种“时点”来临,你就去“潜水”、“无语”,那就可能辜负老天的恩惠了,勿谓吾“言之不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