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
(2011-07-08 09:35:28)
标签:
感怀 |
这是为什么
如果说自己有了一些想法,它不是为“上条陈”,不是“建言”,甚至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即使批评一个政策,也应考虑自己设想的“可行性”,那可是不同的两件事),那它是为了什么?
用老友李零的话说:“我从来都认为,我的说法是无用的,我只希望有一天,大家想起当年的争论,有人还记得有这么一种不同的声音”(刘苏里:《大道理管小道理》)。
这一段话,像极了1986年我们在一起时的“口吻”,李零的“史学反省”一文也因此由我带至美国(其后发表在《知识分子》杂志上)。
不过,这样做,也有它特别的意义,就是为了达到“灵台清明”,和某种思想上的“觉悟”。它也与教师的职业一致,是为古人所说“读书明理”——读书人的天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