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黄仁宇

(2011-05-08 10:04:47)
标签:

感怀

怀念黄仁宇

孔子《论语》一开始说的就是一个“学”字。在各种先天因素之外,儒家最重视的,恐怕就是后天之“学”了(有人说王阳明“不学”,怕是未必,如《传习录》云:学者,学此心也;非若后世广记博诵也)。

个人若是想“学”,那途径就有很多。简单的说,有从“理儿”来的,也有从“事儿”来的。我则是从后者,从“历史”中学(大言不惭的说,我如果有一点“学问”,大多是从历史而来)。如果您认同这种观点,我就要说,最好是读黄仁宇的书。

黄仁宇先生不喜欢那些“片儿汤”,讲什么“大理论”(那些东西在国外没三五年就过时,而且多是从“二道贩子”手里,并非从原发处贩来)。但他是有思想的。他最可贵的地方,是贴近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内心,你有什么个人问题?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问题?他都可以带你进入现场,给你一个切实的解释。

我以为,这就是最重要的了。我刚刚还在读他的《地北天南叙古今》,“温故而知新”(这也是孔夫子的话吧),就发现一些以前没有的体会。

我也因此,每每的怀念黄仁宇。

有朋友刚告诉我,又出了一本黄仁宇的新书《现代中国的历程》(中华书局,20114月),还把我的话“黄仁宇的书并不是一般的历史著作,也不只是给学者专家写的,而是写给大多数的中国人看的,时代感特别强,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作为了“名家评论”,搁在前头。

作为黄先生的老朋友,我想,我是应该多为他说几句话的。

在本篇之后,我将把自己的几篇旧作连续在博客上发表。

不要着急,各位,不要着急(近日总有人挑剔我的文字,故有此说;其实,一篇博文是没必要把那些都交代清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