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答卷5:
(2010-09-12 08:39:48)
标签:
反行为 |
“反行为”是最广泛、最一般的农民反应、人人可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眼光向下”,从社会的基层也就是主体的大部分来看待历史,书写出清晰的“民众的历史”。
农民并非都听天由命、坐以待毙的“顺民”,不反抗的农民是不存在的。(历史上)农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当不像传统提法那样不人道,那样的社会不可能持续几千年。
农民,总会以各种方式改善自己的处境。
农民战争即一种方式。而我们更该关注的,应该是最广泛、最一般的农民反应,就是今天说的“反行为”。农民对制度的一种自我中心的修订。
它确实可以达到减轻自身负担的目的。如高老师在《租佃关系新论》中提到的欠租……其缓和程度,至少表面上是很高的,农民付出的代价相对也小,就是交易成本小。被接受和采纳的程度高,人人可为而不以为耻。
可以说,反行为是中国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常态,中国农民的“狡黠”极其生动的体现于此。
中国农民在自己的领域,或者说地盘上,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反行为正是一个生动而明显的体现。(王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