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政与垦政

(2010-04-06 10:46:02)
标签:

学术思想交流

                               农政与垦政

土地开垦是清代大事,“大清史”以《农业志》之“农业”部分包容、代替“开垦”,且不设“农政”、“垦政”,不见后者的“思想性”,更欠考虑。

《论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请学稼,就是学习具体的耕作、种植方法,孔子于是说,你去问“老农”、“老圃”吧!意思是说,这不是一个“士”(知识分子)所应该学习的。就好像现在的“农业部”,它掌管的只是农业生产,而不是农业政策(过去一向有更高层的部门如“中央农工部”、“国家农委”负责政策研究),它们职司不同。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懂得什么本领呢?那在孔子看来,就属于“农政”的范围。

大清史如果只写了些农耕技术、开垦手段,我看那就是“败”了。

清人成果并不在此,数百年前的古人不但在“粮政”上给我们很大的教训,在“垦政”和“粮政”上,更作出了跨时代的贡献。可惜今人多不解此,仍然是“以外行领导内行”。

在三四十年前,“外行领导内行”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没想到今天——那些领导早已有了高级职称,而且多是“高级教授”——“外行领导内行”的事儿才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荒政与粮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