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史资料
(2009-11-29 15:28:31)
标签:
教学十 |
与经济史有关的一批资料:
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皆一家。
夫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
子不通工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孟子·滕文公》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招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史记·货殖列传》
《周书》∶“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史记·货殖列传》
《荀子·富国》:墨子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忧过计也。……(若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上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各卷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