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用功/其他(答网友)
(2009-11-19 15:42:09)
标签:
学术思想交流杂谈 |
我也曾很用功,数十年如一日虽不敢说,契而不舍的劲头是有的。积少可以成多,至少,我在这个专业里已有三十六年了(这倒是许多同龄人所不及的)。当年我在图书馆里的表现,山西大学的同学一定还会记得(二十年后,政治系的一个不相识的同学就“认出”了我)。
我从不以为自己聪明。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从小见过的聪明人太多了。不止是成绩好啊,方方面面随时都可表现。后来朋友中一些比较有名的,如李零、国青、其仁,都是智商很高。比较起来,我只是“中才”罢了。
但我也有一些长处,比如“个人经历”,并且把这种“体悟”与研究工作结合起来。不过,前者是命运的安排(如“插队”等等),“与生俱来”的,后者,也算不上是聪明不聪明(但它与我特别重视的“提问”有关)。
还有就是“直觉”,也不一定是聪明。比如“反行为”,一开始就是一个直觉,后来才有了验证,有了故事,成为一个发现,一个理论。近年以来,这种“直觉”、“感知”就更多了。
我也曾是一个“史料学派”(参见最早的论文目录)。但我发现,上述这些可以明确定义、验而有征的,却是研究中(至少在我),特别重要,甚至起到莫大作用的。
尽管,这些是很难“学”的(世明即曾对他的弟子说,高老师的东西怎么学哇),却也不能像一派宗师白自在老先生那样服食异物,却对同门隐瞒,弄得大家不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