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王凌
高王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16
  • 关注人气:3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之者道之动

(2009-11-11 09:59:50)
标签:

学术思想交流

                        反之者道之动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一文中写道:中国士流之影响与贡献,主要在社会。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贵之地位。故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重道而轻仕,此亦涵有一番甚深衡虑,岂率尔而出之一言乎(按:此即孔颜乐处,亦颜子“德行”高尚所在,其“德行”一科亦非舍此之外一无所讲)。

今读《吕氏春秋》,亦曰:“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

曾几何时,产生了后世对国家—政府的超级崇拜,如上所述,竟成为不可想象?

《老子》曰:“反之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如我们课上所说,对古代分封诸事,怎可认为乃权力所不及?

又,怎能将“反行为”总理解为“反抗”;如钱先生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即以“下层上撼”政治?

先生在文章最后说:中国此后是否仍须有“士”存在,如何使“士统”复兴,——此则我国家民族大生命特有精神之所在,——所尤当深切考虑讨论者。

    如此则需要社会变,又首先在思想上变,但若知识分子皆“愤青化”、“弱智化”、“犬儒化”(即失去反思能力、变成大儿童、做缩头乌龟),这一日也就不容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国家粮食库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