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尽信书

(2009-02-15 11:24:10)
标签:

文化

                              不尽信书

近日读书,总有些不期然而然的收获,出发点也不是为了什么研究课题。

读 吕思勉先生的著作,他曾写道,古人作史,偏重政治,“但记得些政治上的事件,并不能知道社会上的情形”;又说,修史者“明知所据材料之不足信,何故不加以说明”?

这一节意思,我在参修正史(《乾隆通纪》)的过程中,确有一些感受,——我自己写的,即有不少这样的成份,是和以前写文章大不一样的(而且我一向是特别重视“政府”,近则愈发重视“政治史”的),——尚未及与同学说起。吕先生的答案是,“此为全部皆然之事,人人知之,何待于言?亦何可胜言”?

这样看来,读古书,必须有一定的学养,有一些思想准备,不是上来一读就可以的。

这也就跟现代的写法、读法不同,不是那么直白,把话说得白了又白,说了又说,非得强人认同不可的。

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好像一样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WE ARE ONE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