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八上《枣核》课堂笔记(2009.9.21)
(2009-09-21 18:48: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枣核》课堂笔记(2009.9.21)
1、《枣核》题材为叙事散文。主要情节为:一位在美国旅居的旧同窗托“我”带给他几颗枣核并带我参观她的后花园。情节层次为: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2、标题的艺术:(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2)提示故事线索(3)以小见大,暗示主题。▲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
3、课文中心句为最后一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4、四处悬念的设置:标题设置悬念——开头索要枣核——得到枣核却不说用处——到家后直接到后花园
4、高君纯思乡的具体情节为:栽垂柳,养睡莲,种枣树,建北海。
5、行文中重点突出思乡之情的字词:(1)郑重其事,如“再三托付”(2)迫不及待的心情,如“早在站上等了”“劈头就问”(3)珍惜枣核,如“托在掌心,如珍珠玛瑙”(4)建造北海体现了她的不辞辛苦,不惜重金,郑重其事,情深意切。▲注意:有意味的字词太多,不需全部整理,在书本上作好点评即可
6、思乡的具体内容:(1)故乡的建筑(2)故乡的习俗(3)故乡的风景植物(4)童年和青春的美好回忆
7、写富裕安闲的生活是为了反衬思乡之情的可贵和真诚。
8、语言风格:平实自然,亲切动人。
9、正面抒发思乡的语句:没出息,年纪越大,思乡越切。写枣核和后花园是侧面反映。
10、体会后花园景物的民族味:柳和莲都是中国人喜欢的景物,精致匀称也是中国艺术的特点,假山石、北海公园是中国式园林。枣树是北京四合院居民喜欢栽种的代表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