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笔记】八上《老山界》课堂笔记(2009.9.11)

(2009-09-11 20:36: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老山界》课堂笔记(2009.9.11

1、本文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本文属于顺叙。

2、课文内容梳理表格

 

行军四难

具体表现

红军态度

行路难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3、课文中心思想——红军的坚强意志——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写瑶民不是离题,而是突出红军是人民的部队,写瑶民用的是衬托手法,突出红军的一切都代表人民利益

5、写景段重点知识

视角——平视,仰视,俯视,环视  

写景顺序——从上到下

情绪——豪迈乐观   

感官——触觉,视觉,听觉   

夜景特点——瑰丽雄奇

修辞手法——比喻、以声衬静(以声写静)

【以声衬静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四个比喻连用叫做“排喻”,写出了声音大小远近变化莫测的神奇。不能调换顺序的原因是这四个比喻反映了声音从小到大的变化顺序

6、其他几处写景

1)“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连接起来……”

之字形:山路崎岖曲折;连到天上:山高,陡峭

2在“之”字拐的路上……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运用细节描写,写出山路的险,山的高

3)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 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马匹……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

4)银子似的泉水

写出了泉水的清澈美丽烘托出红军顺利爬过老山界的喜悦之情

7、一些词眼和手法的理解

1)抢了一碗就吃。

抢:这里是迅速拿的意思,表现红军腹中饥饿,行军迅速,要争取时间

2)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叹息:红军不畏强敌,讽刺挖苦。又表现出国民党爱国官兵不想打内战的心理。

3)最后一段写老山界和整个长征,用了对比手法,反衬出整个长征的艰难,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8、红军为何能战胜困难?

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坚强的革命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力量,重视宣传发动群众等。 

(吴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