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对幼儿午餐、午睡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不良的进餐行为是较为普遍的一个困扰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主动进餐、追喂、边吃边玩、偏食挑食、讲条件、耗时过长等等。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理的开端。因此我园着重对即将进入幼儿园的托大班从幼儿生活礼仪方面入手,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我园每天中午都会有在幼托园午餐的幼儿,在午餐时,有的幼儿总是边吃边说,饭粒饭菜掉在了桌上、地上,老师们总是随时提醒幼儿吃饭时,要身体靠着桌子安静的吃饭,注意桌子上要保持干净,不浪费粮食等。虽然事先进行了提醒,但有的幼儿在吃饭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要说话。于是老师会一边及时的提醒幼儿要认真安静的吃饭,同时还自编了“就餐礼仪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念念“就餐礼仪歌”,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方面的教育,让幼儿在儿歌中得到浅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有的幼儿在午餐时,有说话的现象,其他的幼儿就会提醒他“吃饭了,坐坐好,认真吃,不说话,饭粒儿,不乱撒,不要做,漏嘴巴”。幼儿听了之后,马上就改正认真吃饭了。
有些幼儿还有挑食的习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多吃,不喜欢的就不吃。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想了很多方法:
首先引导他少吃点,来适应其心理承受能力,并且对菜的营养做了很高的评价,在阿姨和老师的督促中逐渐增加进食量。
其次用鼓励法莱督促幼儿,可以用小贴画或者小红花来鼓励和表扬独立吃完一份菜的幼儿,来增加幼儿的积极性
再次最重要的是要和幼儿家长坐好沟通,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要什么事都代替幼儿完成,要学会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做。
由于在家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好习惯要经过不断的巩固,才能养成。午餐是幼儿在园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午餐吃得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健康。而要想让幼儿午餐的质量有所提高,首先在午餐的常规上要下工夫,养成幼儿文明进餐的习惯。
幼儿一日常规中的游戏、上课、午餐,午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幼儿需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可让大部分神经细胞得到休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促进幼儿生长激素。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至关重要。
对于刚开始在园午睡的幼儿需要逐步培养,有的幼儿在家都不午睡,一下子来到幼托园午睡不适应,喜欢翻来覆去的或是喃喃自语或是玩弄小东西等,更有的还会哭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一步耐心的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
1、
首先要和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午睡的表现。
2、
通过游戏鼓励幼儿练习脱衣、穿衣、叠被等,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3、
激励法奖励午睡中表现好的幼儿。
4、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入睡,并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睡觉姿势等。
5、
对一些不能及时入睡的幼儿,我们一般不采取强制入睡的方法,可以先引导幼儿看会书或是玩会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消减幼儿的焦虑情绪,从而让幼儿更快的进入想睡觉的状态。
6、
老师要随时陪伴幼儿左右,让幼儿在随时醒来的情况下随时都能看到老师在身边,以增加幼儿的安全感,让幼儿能安心的入睡。
7、
在午睡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提醒排尿,不憋尿,不尿床。
8、
请家长配合,在家庭中也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9、
幼儿在午睡结束后,自己穿衣、穿鞋。可以和其他幼儿一起比赛看谁动作快,以此来培养加强幼儿动作能力。
良好的睡眠,能帮助幼儿有充足的精力去进行游戏和学习,而且让幼儿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强壮。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鼓励并知道自理自立的尝试。我们不要捆住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