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系列之六:走进五月,乡村美景

标签:
乡村五月晴朗绚烂蝶恋花麦田蒲公英山峦泥土野花银杏树樱桃鸭子 |
分类: 我的博文 |
2008年五一,老家。
“草籽”——稻田里播种的一种植物,通常用它来肥田。
在这个晴朗的五月,开得绚烂夺目。
田埂上的茅草。
乡下俗称“老鼠刺”。
这种植物形状长得象老鼠,又浑身是刺,因此而得名。
小时候我们常常采一束枝桠,乘哪个玩伴不注意的时候从背后扎他一把。
那个乐啊,是简单而纯粹的。
荒地里的野草。
一望无垠的麦田。
蝶恋花,个人蛮喜欢的一张。
这大概是我在不同时段出游时最喜欢拍的一个主题。
无论春秋,总有不同的惊喜。
一条清澈而静谧的水沟。
蒲公英,风一样潇洒的植物。
池塘边的小草,绿得叫人心疼。
田野,村庄,还有起伏的山峦。
我闻到了花香的气息。
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整簇整簇的,煞是惹眼。
还有泥土的芬芳。
忙着播种的大叔,以一种古老而令人崇敬的姿势行走于软泥上。
留下的是脚印,撒下的是希望。
村头的银杏树。
念小学的时候,它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参天大树。
二十年过去了,它依然孤独却不寂寞的矗立在那儿。
无论风雪,春花秋月。
觅食的鸭子,还不时“嘎嘎”的哼着小曲。
悠闲得过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园子里的樱桃。
母亲告诉我那些个只剩下核状的是被麻雀吃掉的,几乎熟一个就被吃掉一个。
母亲种的芋头,很小的那种。滑溜溜的,却一点也不腻口。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母亲用它蒸着吃,炒着吃,做汤吃。
反正是变着花样,满足我们几个孩子挑剔的口味。
山上的野茶,回来还特地带了一点。
其实取这张景的时候是为了抓拍一条小蛇,可惜它跑得太快,一闪而过。
仔细一点是可以发现在照片靠左三分之一的地方有一根形似于枯草样的东东。
那就是小蛇的背部。
蔚蓝的天空。
刚出土不久的野笋。
我和母亲去山脚下采了满满一篮子回来。
播出笋米,捞个水,放点大蒜炒起来,真是美味极了。
这个是毛笋,出土后一般是不做食用的。
看到它的时候,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它是一种这个时节乡村里所特有的野果。
酸酸甜甜,入口滑润,闭上眼睛,搅一下舌头,再添两下嘴唇……回味无穷~
如果有一天你在这个季节去了我的老家,我一定要让你常常它的味道。
我们都叫它“梦子”。
另一种“梦子”。
至于它们为什么叫“梦子”,谁也说不清。
熟透了的梦子,这种一点都不会酸,清甜清甜的,极其诱人。
尚未成熟的光桃——因为不长桃毛而得此美名。
豌豆,小时候放了学我们常常会三五成群结伴躲在地沟里摘豌豆。
而且特地要摘那种瞎米(里面的豆子还没有饱满成熟)的,因为要打皮吃。
皮可比里面的豆子要好吃上好几倍呢~
白瓣黄蕊,害羞的躲在阴凉的一角。
绝美的乡村图。
母亲晒的干辣椒,小时候觉得特别香~
可惜在外这么多年我的口味早已面目全非,所以只剩下回味的份了。
小侄女种的几株罂粟花。
在门前,摇曳多姿~
村子里现在少有的院子,觉得蛮有味道,就拍了下来。
门前的小溪,就那么了无牵挂的,潇潇洒洒,从不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