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利用诺贝尔奖?
(2017-08-30 23:27:03)
标签:
徐大伟 |
想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正走在一条小路上。
“你觉得呢?”
“我不觉得!”
显然,眼前的这对中国小情侣的小世界里不太痛快。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忘记欣赏。
欣赏拌嘴的情侣。欣赏路边的小猫。欣赏吵吵闹闹的旅游大军。
欣赏自己。
看完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的自传《我生命里的光》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觉得今天的中国正缺少一道诺贝尔之光。
显而易见。这个国家不懂诺贝尔奖,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更是懒得理什么诺贝尔奖,挣钱或骗钱才是硬道理,由此,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连日本的零头都比不上。
显而易见。这是公平的。不懂奖。不获奖。
现代日本其实一直是中国最好的老师,日本是东西文化交融发展的典范,中国政府应该每年都组织大量的精修团赴日参访学习。可现实是,老死都不想往来。
中国企业家也一样,你去日本的次数,决定了你提升的速度。
不说日本。说中国。
中国如何利用诺贝尔奖?
抛出问题,就会得到答案。
有时候,不是没有答案,而是没有搞清楚问题是什么?
今天中国的最大问题是绝大多数的国人已经失去了发问的能力。
都在等答案。
没人提问题。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屠呦呦离我们有多远?
为什么?
“榨干莫言”主题活动谁来策动?
“呦呦广场”谁来设计?
“莫言路”在清华东路旁边?
“我们爱哟呦”中国行谁来创意?
中国最不缺创意人。中国最缺为国家创意的人。
“中国诺贝尔奖研究所”设在哪?
“北京大学诺贝尔奖学院”可否?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在北海办?
“诺奖村”建在哪?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话中国》节目谁来主持?
“诺贝尔奖雕塑公园”不应该建在一个县城?
“诺贝尔中国之夜”就在你家办不可以?
“小诺贝尔计划”是怎么回事?
“诺贝尔小黄车”ofo不喜欢?
《诺贝尔奖之声》你不爱听?
“诺贝尔站”到了?
不是给了国民国籍的国家就是祖国,只有用心疼爱和启迪国民的国家才是祖国。
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国民说他的国家不懂诺贝尔奖的价值。
不是所有的国民都能拿出一整晚的时间来爱国。
祖国。
你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