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请吃饭。
这是昨晚的事。
这也是一个饭店的好名字。
同事请吃饭店。
同事请我们去“中国皇家菜博物馆”吃饭。
吃的是满汉全席。吃的是“盛世华宴”。
吃的是文化饭。
吃一顿饭,有的人觉得汤好喝,有的人觉得鱼不错,还有人觉得皇家演出很棒,我却觉得“文化”最有味道,“文化”最好吃。
有的人吃了一顿皇家大餐。
我却吃了一惊。
一个山西商人来北京开博物馆卖皇家菜文化。
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
多聪明的人才知道人人都可以“卖北京”、“卖中国”、“卖皇家”、“卖皇家菜”、“卖皇家菜文化”、“卖皇家菜渊源、历史、当今和未来”?
多傻的人才知道在路边开一个小饭店,菜不好吃,环境又差,服务态度还极其恶劣,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到底靠什么发达?
或者说他们压根就不想发达,只想养活自己?
万物皆产品,万事需策划。
今天这个时代不要再提什么“商业模式”了,商业已经没有什么模式可言了,今天是“商业魔师”的时代,比的就是看谁更有魔力,更能洞察趋势,深懂顾客,明白文化,知晓情义,谁能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不变,谁有创意,谁有头脑,谁有胆识,谁有行动。
谁说一定要去饭店吃饭?去博物馆吃饭不是一件更潮更酷的事情吗?
能去博物馆吃饭,能不能去酒吧找策划公司?
当然能,开一家“策划家酒吧”,想做策划,酒吧坐坐,喝着啤酒听着歌谈着策划,合作谈不成?
别傻了,若真开这样一家酒吧,媒体传出去,来北京找策划公司的企业家恐怕大部分都会去“策划家酒吧”里坐坐,跟“今日坐吧策划家”畅聊一番,谈成的几率绝对比在他们公司里谈高很多。
这就是“文商”。
开饭店开成了博物馆,做策划做到了酒吧。
通过卖皇家菜文化来招待天下宾客,通过塑造创意酒吧文化来吸引天下志同道合的企业家,这不就是“文化营销”吗?
其实,说来说去,天底下的所有行业都是“文化创意行业”,只不过大部分人还没想清楚、弄明白而已。
出租车能不能卖“文化”?
“文化出租车”没有前途?
“文化地铁”怎么做?
“文化手机”谁来打造?
“文化红旗轿车”又怎样来张扬?
你不去想,让我来想。
你就需要花钱买思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