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晚报》:每天看书人生不会输

(2012-11-16 23:21:48)
标签:

《北京晚报》

民间流动图书馆

徐大伟

杂谈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1/9_201211150901591i4ri.jpg

民间流动图书馆

http://www.takefoto.cn/attachments/2012/11/9_201211150901592Cbky.jpg

民间流动图书馆内陈列着各类图书

 

    2012年11月15日,徐大伟在北京打拼已经十余年了,但是仍然有着一口纯正的山东口音,听起来一种朴实感扑面而来。就是这个外表憨厚的他创办了民间流动图书馆。一个周五的下午,在凛冽的寒风中,我踏上了寻找这家图书馆的路,一路上都在憧憬被书包围的感觉,顿时心中升起的温暖也早已将寒风驱散。

    民间流动图书馆位于雍和宫附近的官书院胡同,出了雍和宫地铁口,随便问一个路人,他就会给你指出这个图书馆的所在,有些人还表示在那里看过书、借过书。一个标志牌挂在电线杆上,绿色的字陡生春天的希望。从标志牌向左一转,民间流动图书馆就在眼前。“书香中国,人人传阅”八个大字刷写在墙上。来自河南的装修师傅小李正拿着两本书出来,一本是《红粉世家》,一本是贾平凹的《油月亮》。他说,本来想看看有没有莫言的书,但是找了一会儿没发现,估计是被借出去了,“莫言老师的书现在太火了!”小李说,只要工地没有活儿,他就过来看书,“自己多读点书,也能给自个儿增加点技能,再说教育孩子也能用上,否则回到老家小孩问个啥,自己都不知道。”

    图书馆不大,一间屋子有十几平米,里面摆满了各类书籍,文学、政治、历史、计算机等各种分类,还比较齐全。墙上的“同胞们,求求你读点书吧”特别醒目。为啥要求同胞们读点书,徐大伟有特别深的感触,他自称是山东一所“三流”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如今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这一切都是我读书得来的,我妈经常对我说,如果不读书,我啥都不是。”

    “希望读书也能改变他人的命运。”有书不输,切实尝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甜头,徐大伟觉得这等好事一定要与大家分享,这便是他创建“民间流动图书馆”的初衷。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平凡的世界》,“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的意义,如果人一生不做点事儿,那么这一生就白来了。”白领小王特别认同徐大伟的观点,我去探访的当天,她也在那儿选书,她说,读书基本上都是上学时候的事儿了,当时听到朋友说有这么一个地儿,就过来看看,而这一坚持就是半年多,“觉得收获特别大。”

    有人在网络上留言给徐大伟说,到不了现场,怎么去看书。这时,徐大伟心想,那我干脆送给你得了。哪知,第一本书赠出去之后,又有更多的人留言给徐大伟,问能不能也给自己赠一本。徐大伟终于下定决心:“全赠!”这样,每年图书馆的租金、工作人员费用、买书赠书的费用加起来要四五十万元。有时候,徐大伟也觉得挺累的,但是他是“一开始便要坚持下去”的人,“我会坚持一辈子,当然我也希望也有其他人这么做,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不过他也坦诚地说,办这家图书馆也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了一些机会,有客户听说他的这个举动,就会毫不犹豫地和他签约。

    GO提示:想去看书借书的朋友最好坐地铁前往,图书馆位于胡同里,停车不便;图书馆从早九点至晚六点开门,节假日不休;在这里借书,只需要登记姓名和电话,所借的书可以不还但是要承诺传给下一个爱阅读的人,每十五天可借阅一本。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记者:于建文并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