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动午报》今日快评:“流动图书馆”能“流动”多久

(2012-10-18 21:20:37)
标签:

民间流动图书馆

徐大伟

劳动午报

伊夫

杂谈

                                 “流动图书馆”能“流动”多久

                                      文/伊夫

 

    与传统图书馆不同,流动图书馆实行的是单向的借阅方式——只借不还。众所周知,大江大河能够单向流动,那是因为源头有足够的水源,可以持续地向下游输送,但以徐大伟一己之力,如何能够保证“流动图书馆”向外传播的图书源源不断呢?

    徐大伟不是首富,也不是慈善家,他既没有能力拿红包在电视镜头前给那些并不贫困的台湾同胞过年大派送;也无法一掷千金地在美国时代广场投巨额广告费,宣誓钓鱼岛主权。他可能只能在一年50万的能力范围内,低调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即使如此,徐大伟的这一善举,丝毫不比高调的“慈善、爱国”逊色!由于他所做的是一点一滴的基础善事,不可能、也无意收到立竿见影的宣传效果,所以他的善举更容易博得老百姓的认可,更让每一个受益人与旁观者都心悦诚服地赞赏与钦佩!

    流动图书馆的免费图书大派送,对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的读者,可谓天上落下的及时雨。诚然,这些流动的图书不可能立刻转换成白花花的现金,让急于求成的读者拿到唾手可得的实惠,但润物细无声的励志教化与知识普及,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因此,衡量一个慈善家的慈善之举,绝对不能单纯从捐赠数额的大小评判其行善价值,而更应看中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与其沸沸扬扬四处扔钱,不如像徐大伟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默默行善。只有当徐大伟这样的慈善家多了起来,意在启蒙育人的流动图书馆才不会沦为无源之水。

 

    本文摘自《劳动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