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还是没忍住。
在中国做策划人很窝火。
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的眼睛和内心都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细纱,看不清本质,想不透本身,不是忘本,就是忘恩负义。
每天都为他们的“胡作非为”而着急上火,他们都怎么了,想帮助他们,他们有时候还咬着牙死不承认自己的南辕北辙和本末倒置。
就是勉强默认自己的不足和局限,还是会找出一大堆的理由和借口。
理由和借口都是弱者的子弹。
他们正在变成弱者?
今天说说北京汽车。
起因是我与公司设计部同事们讨论正在为客户做的一个LOGO的创新时,同事翻看网页的时候我看到了北京汽车的LOGO。
看到这个标后,我的火气一下子就来了。
有人会说了,徐大伟,你怎么总是这么火气大。
你不懂,没有火气的人成不了大器。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时候让人难以忍受,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忍气吞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北京汽车怎么能用这么一个LOGO?
一个“北”字能代表北京汽车吗?北京汽车的一些同志们一定会说:北字能代表北汽集团。
可我问你:北汽集团全称是什么?不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吗?
北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北?
是京啊。
什么叫京?
国都,首都,京华,京畿,京都,京城,天子之城,就是京啊。
北京出品的东西都应该代表“北京高度,首都品质”啊,都应该是“京品”啊。
不管是北汽集团还是北京汽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是北?
傻不傻,当然也是京。
北京汽车的核心营销战略应该是什么?
是卖北京。卖京车。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完全明白“京车”的涵义和张力,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懂得怎么创造出一辆通行天下的“京车”?
先赶紧把“北”字标换掉吧。
在错误的路上做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换成“京”字标。
正式推出“京”牌车。
广告语带出北京的大气和中国的胸怀:京车,四海之内皆兄弟。
一个万众瞩目人人皆知的中国首都北京生产创造出来的“京车”,怎么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北京奥运精神,北京精神,都哪去了,“京车”怎样从内饰到外观甚至是产品研发、生产设计、营销推广、公关活动都体现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不是北京汽车的竞争力之一吗?
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不也在等着“京车”来彰显和传播吗?
而现实多可怕,一些著名的企业人跟一些知名的创意人硬是驾驶着北京汽车,转来转去,找不着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