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都很土,但我指的不是你。
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企业家有品位,我指的也不是你。
大部分的策划人都是企业家的跟屁虫和服务员。
只有极少数的策划人敢于直言不讳叫板企业家。
在今天,不说话最安全。
若都不说话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言堂。
得罪一个企业家有什么可怕,失去一个客户有什么大不了。
舍一助众。
活着总是要算大帐。
尽管在这样一个集体无意义的时代说这些话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但也许在这样一个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只要有钱不问来路,希望别人做雷锋,自己只喊口号的堕落时代,“不合时宜”就是你的出路。

在一个电梯里看见了娃哈哈营养快线的平面广告,叹了一口气,写了一篇微博:娃哈哈的东西做得越来越土了,越来越像个“本土”公司了,其实不管公司大小广告多少,杰作永远来源于灵感和创意,金钱买回来的广告量不能降低广告的失败率。
被媒介宠坏的人们已经不会对那些没有意外惊喜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作出反应,他们只是不加处理、不带情感地将这些“平庸”的信息进行储存。
一个看了我的微博的网友发评论说:只看见牛龟大的的瓶子想表达很有营养,然后又要说别人喝了这东西有精神,不见自己的广告有精神。
有的人就是有这个本事,总能一语中的,既然你想表达人们喝了它会有精神,你广告的表现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让你的广告有精神?你的画面还应该是如此平铺直树毫无建树吗?
是不是应该举办一个“精神广告创意大赛”,邀请全国各界创意精英献计献策呢?你们不能直接把一瓶娃哈哈营养快线粘在广告画面中,引起关注,甚至直接鼓励大家“偷走”饮料,独享精神,你们这个行为本身不就是一个“精神广告”吗?
平面广告的明天是“一面广告”,见一面必须有印象,不然就是在浪费钱。
广告有了精神,你们还要想想怎样才能让产品包装也有精神。
你们不觉得娃哈哈营养快线的包装平淡无奇毫无精神吗?
“精神包装”又是一个意义重大价值无限的课题,又值得你们去深入研究和突破。
“精神终端”、“精神营销”、“精神促销活动”、“精神代言”、“精神产品研发”一个接着一个的创意和突破等你发掘。
你们为什么不能成立一个“中国青年精神研究所”,举办“中国青年精神论坛”,评选“中国十大精神青年”,派发“中国白领精神手册”,创办“娃哈哈精神节”,推出“娃哈哈精神音乐会”,出版“大学生精神语录”,成立“‘精神大学生’名人巡讲团”?
也许今天看来娃哈哈发展得还不错,依靠强大的终端优势和价格优势,市场操作灵活多变的优势,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优势,二三级市场和广大农村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感受度和忠诚度不高的现实,娃哈哈这些年疯狂抢地盘占山头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未来呢?随着国际品牌开始市场下沉和深耕细作,二三级市场和广大农村市场消费者的逐步成熟和品位提升,娃哈哈还能“一土打天下”吗?
娃哈哈的广告不精神,因为娃哈哈人不精神。
娃哈哈人不精神,因为娃哈哈的老板宗庆后不精神。
若想改变这一切,只需要改变宗庆后。
让宗庆后有品位够精神,娃哈哈就会有品位够精神。
像这种家族企业没有办法,老板土,企业就土,企业土,产品就土,产品土,广告就土。
娃哈哈,得罪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