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企业如何开展“公益营销”
(2012-02-29 10:16:48)
标签:
徐大伟杂谈 |
-
用聚乙烯再生材料、香蕉茎、玉米皮,以及间伐木材、槿麻等绿色环保材料制作环保名片。通过媒体新闻的免费报道,让公司赢得更多的订单。
-
将名片加工上盲文,制成“附盲文环保名片”。虽然真正使用到盲文的人很少,但它能让人们意识到(包括公司顾客),世间的温情可以通过一张小小的名片传递下去。同时,也通过这种公益形式,让顾客有一种参与感觉,“自己总算是为社会做了点什么”。这样的公益创新也同样为公司带来更多口碑和回头客,这体现在虽然附带盲文的名片比普通名片贵很多,但却有很多顾客订货,订货量与以前相比有增无减。
-
因为福利院接不到什么挣钱的工作,所以为了能帮助他们,公司决定放弃内部请人加工和采用机器流水作业,而是为了给居住在福利院中的残障者们提供一个劳动的机会,包括让他们亲手加工名片,亲自送货。虽然这样增加了成本,但却让这些残障患者在赚钱的同时,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喜悦。这种做法也获得了很多顾客的支持和认同甚至是赞扬。
-
每张环保名片和盲文名片的销售额中都包含1日元的捐款,捐赠给日本导盲犬协会等慈善机构。
-
公司的公益与创新精神感染了每个员工的积极性,用“玉米皮名片”的创意就是由一位女职员提出来的。
-
在2008年发生某大型造纸公司的再生纸伪造案后,公司对自己合作的造纸公司提供的再生纸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其真实可信。这一行为也让丸吉日新堂在关心环保的人之间打响了名声,环保名片的支持者也在不断增多。
-
对于也想生产环保名片的同行,全面共享相关资料信息,包括材料购入地在内的所有资料。而当同行表示“从贵公司购买纸材,即使花些手续费也不要紧”的想法后,也没有收取任何回扣,按批发价将纸张出售给了对方。以丸吉日新堂的社长阿部先生的话来说:“市场非常广阔,我并不担心受影响。”他的态度坦率而开放,“有益于环境、有助于社会的产品需要不断推广。仅靠一人之力,是不能满足整个市场需求的。所以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做好推广工作。”
-
真心实意把员工当成家人来对待。
-
托公益之福,公司有了更多的业务:婚礼邀请函、明信片、台历、信封、信纸、调查问卷等。这些也当然都是采用环保材料印刷制作。
-
每天羊羹保持150个、而不根据顾客需求增加制作数量的原因,是因为“一锅3公斤的红小豆,大约能做出50个羊羹。每天我们只做3锅,所以一天只能做出150个来”。而之所以“一天只做3锅”,其原因是每锅耗时三个半小时,每天做三锅要花费十个半小时,一天三锅已经是极限。另外,如果每锅红小豆数量超过3公斤,味道就不好了。所以必须坚持这个传统。
-
锅一定是用炭火烧,红小豆一定是从专门渠道特别购买,砂糖也是从固定糖厂定制。
-
考虑到馅料的味道会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微妙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在煮红小豆的时候,会根据四季的气温变化调整火炉温度,以此严苛的制作要求,保证产品原滋原味。
-
这家超小企业创造的奇迹也是有目共瞩:
-
销售商品只有“羊羹”和“最中”两种糕点,但它的年营业额却高达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6千万元)。
-
根据相关统计,在日本,点心制作零售商的年坪销额约231万日元,小竹的年坪销额则是3亿日元。
-
羊羹每日限量供应150个,顾客必须早晨四五点钟就开始排队才能买到,而这样的情况已连续了4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