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什么不能设立一个“赠书日”

(2012-02-19 20:27:46)
标签:

徐大伟

杂谈

    今天是馆长值班日。

    从早幸福到晚。

    天底下没有比做世界最大的图书馆——民间流动图书馆的馆长再幸福的事情了。

    尽管你会骂我:徐大伟你就吹吧,还世界最大图书馆,我看你是世界最小图书馆的馆长吧。

    这样的嫉妒,我早有准备。

    周六周日两天民间流动图书馆共赠书164本,全国各地的读者都有,还有几位国际友人,我们的赠书到哪图书馆就到哪,你说世界上哪个图书馆能跟我们比,国家图书馆除了北京人和某些特意进京查资料的人,法国人能受益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吗?台湾同学能把国家图书馆的书带回台湾吗?街上收废品的朋友能把三轮车放门口进国家图书馆拿本书走吗?国家图书馆能做到只签一个名字连电话号码也可以不留直接带书就走吗?

    所以说,不要跟我们比,比不了,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我们是赠书馆,很多读者都问我,你们在其它城市有分馆吗?我说:没有,中国就这么一家,赠书馆是一个新发明,可能全世界就这一个。他们就笑。

    其实他们笑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认为我在吹,一个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到其它城市开分馆。

    很多人都对我说你真做了一件大好事,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我总是笑着跟他们说:你客气了,没什么,就是赠了几本书而已,你也可以做啊,可以把你家的书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啊,可以把你看过的好书拿出来送给亲朋好友啊。

    他们只是笑,不说话。

    大部分第一次来民间流动图书馆的读者都会问:我也可以把家里的书拿过来吗?

    我们总是说:好啊,只要是好书、新书、正版书,我们感谢你啊。

    他们总是说好的。

    可惜,一“好的”就没影了,说过要把家里的书拿到图书馆赠送给大家的人中连百分之一真正把书送到图书馆的都没有。

    所以,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大家都希望别人付出,他收获,别人做公益,他获益,别人大公无私,他自私,别人赠书,他拿书,别人传阅,他私藏。

    下午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原馆长董海先生突然走进民间流动图书馆,他自我介绍后,我们聊了起来,我依旧说话是那么真实和不中听,我说:“董老师,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国家各级公共图书馆不能够拿出一部分书免费赠送给民众传阅呢,少则几十万册藏书,多则几百万藏书,有多少书从来没有人借过,有多少书尘封依旧,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书送到社区百姓、农民手中呢,请不进来,为什么不走出去呢,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促动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吗,不就是为了带动全民文化素质提高,促进全民阅读吗?有一个报道说现在的很多社区图书馆一天也没有几个人去看书,都成了摆设,国家花那么多钱去支持这些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真的发挥作用了吗,真正帮助了多少人,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为什么不能每年都设立一个‘赠书日’,主动走出去赠书与民呢?”

    董海先生一直点头,他说:“你说得对,图书馆应该转变一下思路,制度也要改变一下,与时俱进,你现在做的这个赠书事业是促进文化大发展的一个大好形式,这个理念值得大力推广,我也同意你的观点,各级图书馆可以把一部分藏书,甚至是那些旧书好久没有借出的书拿出来赠给大众传阅,这样可以大大带动全民阅读,光你一个人在做不行,你这个事要更多人参与,我要想想看看怎么能帮助你们发展。”

    临走时,董海先生留言:“是一种理念和精神的提倡与传播,是图书馆存在的一种新形式。愿更多人能够参与,愿引起各级政府与社会的关注。”

    “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不会行动”这是大部分人听了民间流动图书馆赠书故事后的反应,其实,让我说你就差一次行动,也许一次行动就能改变你的一生。

    大家都说“做不到”,其实不是做不到,是他们从来没有真心想做到。

    指望不上你,靠自己。 

 

 

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什么不能设立一个“赠书日”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原馆长董海先生造访民间流动图书馆


            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什么不能设立一个“赠书日”
                                          董海先生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