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可以死去,每天都可以给自己举办一个小小的葬礼,每天都可以痛改前非重新开始,每天都是黄金时光。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等待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到那一刻,他就认为什么都不可能重来,什么都不可能改变,他这样一拖再拖的性格,成全了他伤痕累累欲哭无泪的一生。
其实,我们哪个人又不是生活的学生,人生的实习者,我们哪个人不需要学得从容一点,干净一点,智慧一点,通透一点。
其实,我们随时可以重新开始,只要我们有心改变,用心突破,一切都会充满希望。
只是,大多数人都毕不了业,拿不到高分,在自己的狭小自思中化为平凡,化为过客,来去匆匆,一无所获,了无贡献。
人是如此,企业人又岂不如此?
每天都在与企业家打交道,时间长了,彼此熟识,互相能够看出更多毛病。
我看一个企业家的好坏,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会首先看这个企业家开会的时候是不是带着本子,是不是会翻开本子,边听边记,还是只握着一个水杯走进会议室坐在那里光听不记,接着看他是不是善于倾听,是不是会让他的下属无所顾忌地表达观点,然后是看这个企业家对他的同事或者司机、秘书、服务人员什么态度。
从这三个方面,我就能大概看清楚一个企业家的品质。
得出结论,事后再看,我的判断绝大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其实,企业家不也是学生吗?不也有很多营销策划、品牌定位、市场推广、公关活动方面的问题不太明白,不太擅长吗?
难道就因为他们有了一些钱,做了一些成功的事情就认为他们是“万能人”、“百事通”、“常胜军”了吗?
所以,面对企业家我总是:毫不客气,毫不保留。
为此得罪了很多企业家,得罪了很多同行,很多人总是会对我说:徐老师,您能不能不这么犀利,不这么直接啊,能不能换种表达方式,换种说法,委婉地说出企业的问题啊,您总是这样一针见血,他们都是大老板,平时说一不二,身价几十亿,怎么可能受得了呢?
他们说得当然对,但是我依然改不了我的风格,就像我讲话速度快,很多节目编导跟我说:徐老师,你语速稍微放慢一点,就更棒了。可是我会对他们说:语速放慢了,激情减了,那就不是我了。他们总是笑,只好忍了我。
我的犀利和直言不讳当然给我惹了不少麻烦,让我失掉了一些客户,但同样也结交了不少听得进异见的真朋友,我们无话不说,他们的任何问题,我都会直接指出,他们也能欣然接受,我说得偏颇的地方,他们也会与我争执,其实,我就喜欢这样的交流,这种交流才是畅通无误直达目的地的。
还有同事会跟我说:徐总,您下次谈客户不能什么都跟他们讲啊,不能把好多策略想法都一股脑地给他们啊,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真有诚意啊。
我总是笑着说:没关系,我们不是擅长‘公益策划’吗,毫不保留完全开放地跟他们谈观点谈战略谈方法谈执行,就是他们没有诚意付费让我们做策划,起码对他们也是有所帮助和启发的,这也算是公益策划啊。
同事们笑,心里肯定在想跟着这么一个天真的老板真是没办法。
其实,哪个企业不要需要一个“指导员”?哪个企业家不需要一个“策划家”朋友?
尽管这样说,有点自我营销的意思。其实自我营销也没有什么不对。
好茶还要知己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