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人》杂志:民间流动图书馆 传递知识 传递爱

(2011-07-25 20:18:33)
标签:

民间流动图书馆

徐大伟

杂谈

《山东人》杂志:民间流动图书馆 <wbr>传递知识 <wbr>传递爱

《山东人》杂志:民间流动图书馆 <wbr>传递知识 <wbr>传递爱

《山东人》杂志:民间流动图书馆 <wbr>传递知识 <wbr>传递爱

 

徐大伟
籍贯:山东省海阳市
简介:民间流动图书馆馆长、北京徐大伟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民间流动图书馆:传递知识 传递爱
本刊记者琴语


采访结束已是傍晚,不知不觉在“民间流动图书馆”呆了整整一下午,婉拒了馆长徐大伟留晚饭的邀请回家。心中暗想,省下请我吃饭的钱,徐馆长可以多买几本好书。

天空下着雨。撑一把伞从静寂的官书院胡同走出,拐进古色古香的国子监街,街两旁一间连一间的小店里已是灯火通明。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许多人坐在一起,聊天、喝咖啡、吃饭。街拐角处的一顶大阳伞下,几个光膀子的男人在玩扑克,很投入,雨淋湿了他们的后背也不在意。

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地想起徐大伟及他的民间流动图书馆。我摇了摇头,这人和人之间的思想境界,怎么会差别这么大呢?与这些人相比,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用在读书的徐大伟怎么可能不超越他们,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公益赠书,敬请传阅

“民间流动图书馆”悄然隐在国子监街官书院胡同深处,胡同口高高悬挂着白底绿字的牌子,一路指引着路人前来,踏幽径寻书香。

“民间流动图书馆”是由营销策划专家、中国广告界“策划三雄”之策划之侠、中国十大策划案例金奖获得者、京城“国学四大才子”之一徐大伟先生于2009225日发起创建的。

徐大伟以通过“网络店”和“实体店”向国内外广大读者免费赠送好书的形式,提高人类文化修养和生命质量,全面体现“纯公益、全免费”的建馆精神,“民间流动图书馆”所有购书、寄书、场馆租赁、活动支出、员工薪水等一切费用均有徐大伟先生一人承担。

进了图书馆院门,正赶上徐大伟和他从老家赶来帮忙的父亲、舅舅以及员工一起在小院里整理图书,归类、盖章、装袋、打包。“这些书是准备赠送西藏,在西藏的拉萨建立一所‘民间流动图书馆’分馆。包括哲学、宗教、逻辑、文学、艺术、教育等16个类别共一万本。”有读者进来了,徐大伟扔下手里的活,迎上前,“好好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书,这儿的书随便挑。签个名儿,拿走不要钱,也不用还。就是希望拿到书的朋友,能让书流动起来,至少能在身边朋友中传阅。”徐大伟告诉记者:“每天都有新书,我们要保证这个图书室的书不少于3000本,每天借出多少,我们就要补上多少。”

图书室的一角,叠放着两尺高已经打包好的书籍,正等待着寄往全国各地,广东、江苏、湖南……“登录图书馆网站,读者可以看到新上架的书,只要喜欢就可以点击免费订阅。”图书馆的管理员告诉笔者,每周固定要到邮局为异地读者邮寄图书两三次。“邮资都由我们来付,所有的读者都是零负担。”

 “中国是礼仪之邦,可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却在年轻人身上得不到传承,现在的年轻人在乘坐地铁时的习惯是玩手机、打游戏,下班后不是去酒吧就是聚到一起吃饭,读书意识淡薄,已经看不到文化光环了,这很让人心痛。我是读书的受益者,为了让身边的人也都爱上读书,我必须做点什么。”徐大伟说。

2009225日他率先在网上发起“民间流动图书馆”,申赠者可以直接在博客上留言或发邮件,写下想要书的名称和通联即可。图书在收到信后的一个星期内寄出。但是,徐大伟有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收到书的读者,在书读完之后,必须将书继续转赠其他读者阅读。

201010月,第一家“民间流动图书馆”在官书院胡同 30号的一个小院里落户了。“当然,有很多人不理解。”徐大伟的笑容中有着些许苦涩,“世界读书日”那天,他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街头免费赠书,就遭遇到不少质疑和诘难。“有人问,你这是不是广告?有什么企图?是不是炒作?”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支持,当天送出去1800多本书。

徐大伟的民间流动图书馆从酝酿到诞生,从不为人知,到受读者追捧,期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用几句话是无法概括的。单说官书院胡同口的绿色指路牌,如今能挂在哪儿醒目地给读者指路,就经历了三摘三挂的过程。还好,目前这份公益事业被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市民认可、关注和理解,运转已经走上正轨。

记者在从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打开书的扉页看到一枚图书馆的红色印章,上面有一行字:公益赠书敬请传阅。

普通图书馆的“借——还”关系在这里却变成了“借——传”关系,馆长徐大伟解释道:“我们的图书馆突出民间性和流动性。可以说我们赠的不是书,而是读书的理念——人人读书、人人传书、人人赠书、人人爱书,最终让‘读书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世界’成为可能。”

徐大伟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一条短信,然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湘潭大学在校大学生屈永扬经过徐大伟的介绍和赠送,先后读了76本书,不仅慢慢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还带动起宿舍的其他同学爱上了读书。毕业前,屈永扬是全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人,现在在 “三一”重工工作。来到工作环境、待遇都非常好的这家公司后,屈永扬高兴地发信息给徐大伟,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翻开“赠书记录本”,赠书编号已经到了“17393”。这意味着,自200910月份图书馆成立以来,已经有1.7万多读者从这里得到过赠书。这里面既有社区居民、都市白领、外国游客、大中小学生,也有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异地读者。平均每月赠书近千册。

今年初,当得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岔岔寺小学 200名藏区儿童没有新课本一事,“民间流动图书馆”千方百计到处寻找,终于购到一年级二年级语文、数学课本,并赶在开学前为他们寄出。

如今,徐大伟先生已经在全国贫困山区建立了 42所“希望书角”,花费约计 30多万元人民币。现在,他每周至少有一次去各个书店选书,每一次至少花费一万元。“民间流动图书馆”受到大学生和广大爱书人的热烈追捧,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馆内的“民间流动图书馆”这几个字就是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题写的。


读书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世界

徐大伟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市农村,从山东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他投奔到大连的亲戚家帮着卖鱼,每天要在凌晨3点起床到冷库搬鱼,非常辛苦。“我到现在还记着自己穿着一个破军大衣在冷库旁边的水泥台上看书的情景,过来买鱼的人都在私下议论我‘一个卖鱼的小伙子还看什么书啊’,但就是这段时间看的书帮助我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卖鱼的一年左右,他读了 50多本有关广告和营销方面的书,凭着这 50多本书的积累,他进城去一家广告公司面试。

徐大伟记得非常清楚,面试时主考官让他为一家家具企业做策划,他很快想起所看过的书里讲过的“体验式营销”,于是就说,应打破分类摆放家具的模式,而是设计一个“家”,把不同的家具摆放进去,给消费者装修自己家的灵感,类似于现在宜家商场里的布置。这次面试很成功,他得到一份在广告公司做策划的工作。

打了两年工后,徐大伟在大连成立了工作室,凭着源源不断的好点子,策划了几次有影响的活动。但徐大伟觉得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属于自己,任意挥洒自己的创意。2002年底,徐大伟怀揣着458元钱来到北京。曾因交不起房租睡过西单广场、地下通道,但他从未放弃过读书,因为他深知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从打工做文案策划,到每天写博客晒创意,再到开广告策划公司,几年间,他已小有名气,成了中国十大策划案例奖金奖获得者。

在创办公司的同时,他就开始回报社会。说到此徐大伟有点激动:“如果不读书,我到今天也许还在卖鱼,啥都不是”。自己感觉现在的人们内心浮燥,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读书,他就想到开办这家“民间流动图书馆”,并以此为模板,希望逐步在大学里、社区里“复制”。同时,他还向贫困地区赠书,希望那里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贫困状况。

如今,徐大伟担任北京徐大伟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广告策划职业,他的个人专著被业内人士奉为营销策划必修课程。因为热心公益事业,徐大伟被业界称为 21世纪中国广告界的策划三雄之“策划之侠”。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徐大伟先生是否担心“民间流动图书馆”经过媒体关注后,会吸引太多人索要图书而难以重负?他回答得很坚定:“不怕!慈善不只是有钱人的事业,而是有心人的事业。我愿意把一生的创业收入以‘纯公益’的形式奉献给社会。另外,我是做一个模板给别人去看去学,相信我的理念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现在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无偿为我们捐书了。一个在电视台工作的小伙子专门打车送来了他的藏书、北京社科院也捐赠了200本红色经典图书,这让我很感动。”

徐大伟说,把书拿回家是很简单的事儿,可是真正让大家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却不容易,而这正是他接下来要攻克的难题,他打算利用自己富有创意的策划,帮助大家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突然想起一位领袖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徐大伟和他的民间流动图书馆,传递的是爱心,流动的是人类的智慧,播种的是民族的希望,展望得是崭新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