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
也许你都忘记了曾经给我写过的这封信的内容。
我却一直记得。
不给你回信,就感觉一直背负着不负责任不是徐大伟的包袱。很难受。
这个午后,说什么都要给你回信。
“算了”、“就这样吧”、“等等看吧”、“差不多得了”这样说这样想的人一生都干不出什么成绩来。
可怕的是,这样的人逐渐成了主流。生活在我们周围,时刻影响着我们。
我们去吃饭,他们在邻桌;我们去寄信,他们在柜台边;我们去购物,他们在讲价;我们去学校,他们在路边。
你第一反应可能你也是这种人,但你第二反应却是是也不承认。
第二反应毁了第一反应。
第二段人生毁了第一段人生。
你的来信让我看到,本来的你是有勇气的,本来的你也是敢想敢为的。
只是,你被环境改变了。
所以,你需要给自己重新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小县城里的大环境。
其实,什么是勇气?勇气就是想好了就去做的行动,这个世界最多的是“不想者”和“多想者”,有的人不爱动脑子,什么都是随波逐流平铺直叙,有的人却什么都爱想了又想,可就是走不出第一步,其实,做什么都需要大刀阔斧地开创和突破,就从这一刻开始告诉自己,相信内心深处的声音,天天都想去大城市闯荡,就义无反顾地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然后开始准备离开这个地方,我当然知道,哪里有这么简单,你的父母会反对,你自己会害怕,但自己一生的大主意终究还要自己来拿,你不能做一辈子的“后悔者”和“不甘心者”。
“后悔者”和“不甘心者”无论到哪个行业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成功,因为他们的心里有苦闷有委屈有挣扎。
所以,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或者听父母听同学朋友的话,放弃自己的梦想,忘掉自己的疯狂,扔掉自己的冲动,做一个四平八稳的人过着平凡无奇的生活。或者,就谁说也不听地出去闯一闯。
什么叫失败?失去工作了,丢掉客户了,没有挣到钱,都不是失败,失败就是放弃,放弃了追求和理想,放弃了奋不顾身全力拼搏的信心和力量。只要不放弃,只要在坚持,只要在奋斗,只要还没有离开这个世界,怎么会说自己是失败者呢?跌倒了爬不起来的人才是失败者。
我多么希望你能永远都带着好奇带着各种各样的问号和梦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哪怕你没有成为很多人眼里的那种成功人士,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有多幸福多快乐多自由不就够了吗?
你来到这个地球做无所不能的人类,就一次机会,只有一次机会的人生你为什么不能尽情挥洒,无所畏惧,努力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呢?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他最应该辛苦的时候,这么简单的道理,还是被很多年轻人所遗忘和鄙视。
太舒服的沙发不能坐,太舒服的公司不能待。太舒服的县城不能留。太舒服的晚上不能多。
越早懂得越早舒服。
徐大伟
2011年6月28日
附一个网友的来信:
徐老师,您好!
之前看了多篇你写给我们年轻人的优秀文章,我很受鼓舞,但是一直有一个问题都在困扰着我,那就是我缺乏勇气。每次看到您写的文章,我身上就会产生力量,但是一旦要去实践里,我就胆怯了。可能这与我生活的环境有关系,我们这是个小县城,大家都过着平凡无奇的生活,毕业了以后,同学们大都选择了去机关单位工作,父母也是非常希望我也能去那里。每个地方一种生活,有时,我也很羡慕大城市里的光鲜生活,但是想想现实,感觉可能性好小,我反思过,是我成长的轨迹造就了现在的我。我有时很羡慕我周围那种敢想敢做的人,感觉他们总是生活的很潇洒,很有趣,再来看看自己的生活,尤其是最近,感觉我自己很没趣了。我知道这个世家上只有靠自己,其实我就是害怕失败,害怕面对失败,周围我的一些朋友也有不少这样的,害怕不稳定,前瞻后顾的,最后也是一事无成的。我们有时也相互鼓励,但是发现,我们还是缺乏勇气。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因为我们还年轻。
徐老师,给您说这么多,就是很想从您那得到建议和帮助,我们应该怎样战胜自己的胆怯和犹豫,怎样实现无畏风浪,勇敢地去生活,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怎样才能找到战胜自己的突破口?
最后,祝您的民间流动图书馆越办越好!祝您的公司蒸蒸日上!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