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北京日报》:山东小伙国子监办图书馆 送阅图书不收钱

(2011-05-17 13:47:18)
标签:

徐大伟

 今日《北京日报》:山东小伙国子监办图书馆 <wbr>送阅图书不收钱
 
今日《北京日报》:山东小伙国子监办图书馆 <wbr>送阅图书不收钱
  
                  
山东小伙国子监办图书馆送阅图书不收钱


    上周五的午后,初夏的阳光已渐浓烈。从车上卸下最后一捆书,徐大伟撩起汗水打湿的T恤,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终于赶在周末前上新书了。这500本课外读物,要在周六上午给云南大湾中学寄出去。这些,一会儿上架,周末来图书馆的朋友就能看上新书了。”

  东城区国子监街文化底蕴深厚,自元代起,已是国家最高学府“坐落之地”。徐大伟自费创办的“民间流动图书馆”就“悄然”隐在国子监街官书院胡同深处,胡同口高高悬挂着白底绿字的牌子,一路指引着路人前来,踏幽径寻书香。

  不过40余平方米的面积,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图书室、阅览室、藏书室,功用分明。推开图书室的大门,3000册书籍秩序井然地排放在三面大书架上,历史军事、经济、社会科学、成功励志……分为10多个种类。

  “签个名儿,这儿的书随便挑!拿走不要钱,也不用还回来!”徐大伟和图书管理员一起,将从西单图书大厦新买的书分类上架,“每天都有新书,我们要保证这个图书室的书不少于3000本,每天借出多少本,我们就要补上多少。”

  图书室的一角,叠放着两尺高已经打包好的书籍,正等待着寄往全国各地,广东、江苏、湖南……“登录图书馆网站,读者可以看到新上架的书,只要喜欢就可以点击免费订阅。”图书馆的管理员告诉笔者,每周固定要到邮局为异地读者邮寄图书两三次。“邮资都由我们来付,所有的读者都是零负担。”

  翻开“赠书记录本”,赠书编号已经到了“14799”。这意味着,自2009年10月份图书馆成立以来,已经有近1.5万名读者从这里得到过赠书。这里面既有社区居民、都市白领、大学生、中小学生,也有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异地读者。平均每月赠书近千册。

  “没有会员费、没有手续费……全部都免费。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拿到书的朋友,能让书流动起来,至少能在身边朋友中传阅。”

  从不知名大专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用10年时间,闯荡京城广告策划圈而小有所成,“读书改变了我。”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70后”小伙儿徐大伟说,所以自己创办了这样一个“图书馆”,理念就是“读书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世界。”

  “每年投入至少30万元。”徐大伟说,自己开办文化广告公司所得的收益,多半都投入到了“图书馆”中。租房子每月3800元、每月管理员工资近3000元、每月购置新书平均要2万元……不但如此,他还经常自费到各地的图书馆、学校去演讲,号召更多的人投入到“阅读”的队伍中来。

  “很多人不理解。”徐大伟的笑容中有着些许苦涩,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他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街头免费赠书,就遭遇到不少质疑和诘难。“有人问,你这是不是广告?有什么企图?是不是炒作?”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支持,当天送出去1800多本书。

  如今,徐大伟还携手安定门街道,在14个社区建立“分馆”,开启“书香社区”工程。同时,他在外地开办的“希望书角”已达37个,今年内这一数量将达到100个,“将为100所外地学校每校至少捐献100本他们所需要的书籍。”

  “明年我还将把民间图书馆开到深圳和广东去。未来三年的发展基金,我都准备好了。”徐大伟的目光中透着倔强和执着。本报通讯员郑娜娜/文并摄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送阅图书不收钱"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