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下班时光总是令人愉快。
愉快中再加上一两个同事相伴,就变成娱乐了。
一同事笑着说:“现在是有品位的人时尚的人坐地铁,穷人才开车。”于是我笑着跟同事们去坐地铁。
在我把包放在安检机里的时候,一回头,我的一同事已经过了进站闸口,在闸里等着我呢,我进去赶紧问他,你怎么不过安检?他还是笑,说,我又不是恐怖分子也不像坏人,过什么安检。
他的这一动作一回答。就有了这篇文章。傍晚的下班时光不光是愉快的,原来还是有文章的。
一下子就有了这个题目:北京地铁安检形同虚设。
这样的题目一点也不夸张,相信每个在北京坐过地铁接受过安检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说法。安检就是将随身带的大包小包过一下安检,这有什么用呢,说句惊险的话,若真是有什么不法分子和破坏分子蓄意捣乱,他的危险物品怎么可能放在包里呢?他不会放在身上,不会藏在衣服里,帽子里,鞋里,腰里?若藏在了这些地方,怎么办?我们的地铁安检还有用吗?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搞笑的局面:天天安检的全是不应该安检的,真正需要安检的从来没安检过,天天安检的都是上班下班争分夺秒的上班族,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浪费了政府的财力,正所谓劳民伤财之事。当然倒是解决了一些北京人的就业问题。
我不知道这样走形式的安检到底有什么用处?还赶不上撤掉安检或者加强安检,人身也过安检。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开口闭口总爱说实事求是,这一说就是几十年,今天这个地铁安检的“实事”就摆在你们的眼前,你们怎么不去“求是”了?也是,你们都有专车嘛,你们从来没坐过地铁嘛。
这就是问题的根子。表面是地铁安检的形同虚设,深究下去就是政府的某些相关部门的相同虚设,某些官员的形同虚设。我们什么时候见过工信部真正去倾听广大百姓的呼声取消“双向收费”,降低一下电话费?我们什么时候见过文化部开展哪怕一次全国规模的“全民读书运动”?我们什么时候又看见过药监局彻查过一次全国药品市场?我们看到过公安部像重庆那样彻底“打黑”了吗?
都在讲“以人为本”,我看某些时候是在“以官为本、以钱为本”。到底谁是人民,某些官员好像到今天还是没有搞清楚,还以为城市人、有钱人、有权有势的人才是人民,那些低收入者、贫穷者就不是人民,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弱势群体。好像“弱势群体”就不是人民了?
为什么总是这么可笑?为什么我随便一看就问题一大堆,一些官员却坐在办公室宽敞的沙发上品着上等的好茶,看都不看一眼人间疾苦?
带着“形同虚设”这四个字,开始观察周边的一切,去想,有多少东西多少职位多少程序多少条例多少制度都是形同虚设?治愈了这个“形同虚设”的毛病,是不是就是强国之路?难道你又会说不一定,你怎么还是这样,分不清是非,不爱夸奖人?
天空每天都在,你不去看,不去利用,天空就是形同虚设;良心谁都懂,你不去拥有,良心就形同虚设;你不去克服一切困难做自己,你就是形同虚设;政策再好不去执行,政策就是形同虚设;媒体不说真话,媒体就是形同虚设。
写完一篇文章后的感受总是让我着迷,一个橘子陪电影,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得到了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