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报纸为何不报“新闻”报“丑闻”?
(2009-09-10 11:16:04)
标签:
报人新闻通稿丑闻报纸一份徐大伟杂谈 |
脚踩着黄昏迈向家园,街头的卖报人和买报人络绎不绝,人类的又一个夜晚上演了,一切都显得那么蠢蠢欲动,娇艳欲滴。
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格子衬衣,斜背皮包,戴着眼镜,双手举着报纸,看着他的背影,我一下子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一份报纸,一个遥控,一个晚上。看看报纸,翻翻电视,洗洗涮涮,上床睡觉,这就是很多北京上班族的标准夜生活。
我不甘心。不甘心也那样过夜,所以就有了一个我自己独创的理论:少看报纸,多看书;少看电视,多看电影;少玩游戏,多玩山水。
这个理论一出,听过的朋友都说我:你就不能低调点,我知道你说得对,但千万不敢写出去,尤其不能写在你的《想法日报》里,写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骂你,媒体人会放过你吗,不说是封杀你,起码也不再关注你了。
我知道朋友们都是为我好,我也知道他们说了真心话。其实,现在说真话的人为什么这么少,那是因为想听真话的人越来越少,没了听众,当然就没了抒发者、朗读者。
现在看来,朋友不让我说的话,我都说了,就像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说的那样:我看电视最爱看“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栏目,那里没有半点虚假。我也骗不了自己的感情,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说句实话,我最起码有两三年都没有买报纸的习惯了,起初还偶尔买一份看看,后来这个偶尔也没有了,就是在办公室、酒店、飞机上偶尔看到报纸拿过来翻一翻,从最早的认真“看”到后来的“翻”,再到“瞅”,再到“瞄”,再到“弃”,这就是我对大多数报纸的态度。
我为什么如此冷酷,那是因为现在的报纸一点都不酷。随便拿起一张报纸,前面几个版面你是不用看的,全国的报纸都一样,时政新闻,全国的时政新闻都一个样,题目一个样,就连字体、配图也是一个样,接着往下翻,本地新闻,仔细看看除了本地时政新闻,还有什么真正的“新闻”,新闻都是通闻,都是新闻通稿惹得祸,一个城市几份报,看一份知全部,都像一个主编编出来的。这还是可观的,往下看,吓一跳,什么抢劫、强奸、诱拐、杀人、自杀、殉情、偷情、老年花痴、毁容自毁、大义灭亲、贪官艳史等等“丑闻”一版接着一版,反正是什么“丑陋”报什么,什么“恶心”刊什么,什么“离奇”登什么,看得人心惊肉跳,心情郁闷,写就写点吧,可非要描写的那么详尽那么细致那么清楚吗?非要弄得跟“罪恶教科书”似的吗?真不知道青少年朋友们看了这些充斥在大小媒体上的“丑闻”后会有什么感受,会不会教坏他们,我真怕。
报纸的记者编辑主编总编社长们你们不都是学新闻的吗?不都是媒体精英吗?你们是最懂新闻最知道什么是“新闻”了,可扪心自问你们的这些报道能算是什么“新闻”吗?这不都是“丑闻”吗?丑闻要报,但也不用这么下功夫去报道吧?读者爱看?那是因为你们爱报,你们作为一个媒体人的道德和责任呢?你们的理想和抱负呢?
你们早就忘了什么叫独立思考、独特视角、独家新闻了吧?请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你们花了心思用了真诚付出了爱制作出的利益大众造福百姓的独家新闻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真真正正的好新闻,新颖独特、闻所未闻,而不再是看到跟电视、广播一样的新闻通稿啊?请问某些报人们你们有多久没下乡采风了?多久没有像当学生时候那样去“挖新闻”、“抓主题”、“跟人物”了?你们多久没去用自己的双眼自己的判断真实地看看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新闻通稿上加个名字上报完事了?多久没有说句真话了?
接着翻报纸,下面当然是最受青少年朋友们喜爱的娱乐版了,又是一个千篇一律,全国报纸的娱乐版面都是大同小异,你报明星绯闻,我也报,我还加一张照片呢,你加照片算什么,我直接来个夜会偷拍照,你介绍的是这个戏,我也报,都收了人家的红包了吗?不报不好吧。你来我往,全国报纸又是一个样,看什么?看电视,看网站,不都是那点事吗?翻来覆去地说,把明星吹上天的是你们,突然一天他吸毒了走邪路了,把他贬到底的也是你们。电影还没看,就写文章帮人吹,实际上那个电影是胡搞一通一塌糊涂,前两天就因为看了媒体的吹嘘上了两会当,一次是去电影院看《追影》,一次是去看《气喘吁吁》,看了这两个电影,我真觉得今后除了大导演大制作的片子,其余的真的不能看了,太让人失望,也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吴镇宇你就不要做什么导演了,用好你的眼神做好你的演员吧,做演员你是一流,做导演你还不入流。二是葛优葛大爷,你也老大不小了,在圈里也算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了,有个大爷样好不好,甭跟一帮三流编剧二流导演瞎胡闹行吗?别失了咱爷的水准跟身份。
又跑题了,回头接着说报纸,其实,该说得也说得够啰嗦了,明事理有胸怀够真实的媒体人看题目就早明白了,我的话可能是有点狠,但理还是占的,就是我这个得理不饶人的脾气不好,得罪人。
但是没办法,我不出来得罪报人,报人就天天“报复”我们“折磨”我们,忒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