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们说话时能不能少点“职业口气”?
(2009-07-02 09:36:54)
标签:
车钥匙写字楼标准服务花裙人味徐大伟杂谈 |
在一个写字楼的一层书店里看书、选书、买书。这个写字楼里的人好有福气啊,上楼写字,下楼看书。
看书、选书、买书三个基本动作进行到一个半的时候,我的耳朵又一次逃脱了我的管辖,听到一些声音,大脑分析了一下,觉得值得听值得思索,所以,我整个人就投入到了这次对话。
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少妇,短发、花裙、眼镜铮亮、化妆精致,她严肃地对店员说:“我是说这期杂志以上的所有杂志我都要。”
她的话说得好掷地有声,一听就带着浓浓的“职业口气”。你没听出来?你一定听过的,就是那种一本正经地好像公事公办的不近人情的声音,特别是有些白领和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一张口,一般就是这口气。你还没弄明白?你再仔细想想,品品,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口气?
她的职业口气还在书店里转悠,一个手里提着车钥匙的时髦男子,举起电话就说:“你好,我是,请讲。”听听人家的口气,好像不是一个什么大领导也是一个大人物吧,随时手里都提着车钥匙,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辆汽车呢。
不知什么时候,很多人都变得不会说“人话”了,特别是写字楼里的很多人,都开始装起来了,都开始学着用那种“职业口吻”说话了。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活泼天真的女孩从毕业到上班,从“动人话语”到“职业口气”。
假如有同事用“职业口气”跟我说话,熟一点的我会告诉她说你的声音好假啊,干嘛那么严肃啊,生活一点不是很好吗?不太熟的,就只能笑笑,心想他的路还有很长啊,他什么时候不用这样的口气说活了,也许就离成功不远了。
难道我们就这么傻吗?一说要职业化,就忘掉人情味了,就非要用这个口气说话才能体现你够职业你够成功?不会吧?我们为什么总是这样,不是不到位,就是越位,恰到好处的总是太少太少。不是不职业,就是职业过了头。
这些年,有叫我徐总的,有叫我徐老师的,有叫我徐董的,有叫我大伟老师的,有叫我徐哥的,有叫我老徐的,有叫我徐大伟的,有叫我大伟的,让我挑,我最爱听的还是人家叫我“大伟”,这样叫亲。很多年前我还总爱叫女同事什么“茜茜啊,燕子啊,鹃儿,春儿的”,现在不敢这样叫人家了,叫一声,准会让人家白一眼。现在,大家都白领了嘛,都住写字楼了嘛。
唉,现如今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忙着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呢,培训来培训去,赔掉了“人味”,训出了“职业化的微笑”、“职业化的口气”、“职业化的表情”、“职业化的规定动作”、“职业化的标准服务”、“职业化的待人处世”,我不知道,就靠这些“职业素养”就能促销产品、引领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我看也是时候启动一个“非职业培训计划”了,在很多人越来越职业的时候,是不是“不职业”反而更有竞争力?
我又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