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个企业懂得卖“梦想”?
(2009-06-03 11:54:19)
标签:
gucci精神产品物质产品企业家手袋徐大伟杂谈 |
昨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看到一段话,气得我够呛,凭什么人家的企业家就能说出那样的话,而我们的企业家就知道谈些销售、业绩、利润、份额等实际到一点想象空间都没有的话?
也气自己,我又能为缩短这个差距做些什么?又是写一篇没几个人看到的文章?或是举办一个“中国企业家销售梦想论坛”?或是培养“品牌梦想家”?
看似都可以,但没有更多企业家明白什么是“梦想”,“梦想”为什么值大价钱,还是等于零。
就先来听听GUCCI集团总裁罗伯特·波乐特先生怎么说,他说:“人们购买我们的品牌是因为他们想拥有一个特别的梦想。在走进商店之前,他们已决定‘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想拥有它’。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感性的决定,充满冀盼的决定。当人们一进入GUCCI专卖店,就会立刻被里头的产品所深深吸引,难以抗拒。我们销售的不仅仅是手袋、鞋子、领带或套装,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想成为一名GUCCI男士或GUCCI女士这种理念。”
听听人家总裁多会说,多么了解那些GUCCI拥趸者的小心理,消费者都让人家看透了,难怪趋之若鹜的人们都被GUCCI征服,说什么也要买上一个动则一万两万的GUCCI皮包。
人家一点也避讳,说得够清楚了吧,我们的中国企业家还是打死不承认,人家GUCCI销售的不是手袋、鞋子、领带或套装,而是梦想?也许有企业家也承认GUCCI主要销售的是梦想,但信归信,还是一肚子疑问:那是说明GUCCI有梦想卖,我们卖什么?你也可以卖“梦想”啊,梦想又不是GUCCI的专利?
其实,任何产品都分两个层面,一个是最基本最初级的“物质产品”层面,譬如:手袋、鞋子、领带或套装本身就是一个有形的物质产品,就是一手袋一双鞋而已,最多是手袋的用料不同手工不同设计不同颜色不同,但物质层面的东西差距有会有多大,不会说一个只值一百元,而另一个值一万吧,除非后者镶着钻石,要不就是因为后者是个“精神产品”。这也是一个产品的第二层面:精神产品。所谓精神产品,就是说人们因为拥有了这个产品得到了精神的最大最美的满足,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感觉自己时尚了,感觉自己更有魅力了更迷人了更有品味了,感觉也和他们一样成为人人羡慕的“那种人了”。而给人这样美好感觉,满足人们梦想的产品就可以称为“精神产品”。
而目前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只懂得销售“物质产品”,很少有企业懂得去销售“精神产品”,甚至就是看到这里依然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如何卖“梦想”,产品的“精神卖点”是什么,“梦想”是什么?怎么制造一个让人向往到舍得掏大钱去购买的梦想?还会说我就是一个生产销售签字笔的厂子,签字笔怎么卖梦想?又糊涂了吧,去研究一下人家“万宝龙”吧,看看人家的一支笔为什么就能卖到上万元?我相信上万元的笔的成本最多也就几百元吧,怎么人家就能卖到万元,你就只能卖几元钱?“物质产品”又能差多少?关键是“精神产品”差距大,关键是你的思想和境界跟人家企业家相差大,关键是你活得太累太无趣太呆板太现实,你说的“不可能”太多,拥有的“梦想”却太少。
关键是你是“企业家”,人家是“创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