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为什么这么“粗糙”?

(2009-04-02 13:17:38)
标签:

山寨

韩国人

恩师

人群

车窗

中国

徐大伟

杂谈

  中午的日头刺眼。有风。微冷。春天爱刮风,这就是北京。

  我从东三环去西三环谈个事。走了很远的路,看了小半个北京。

  透过车窗,我看到三环路的隔离带上涂写着偌大的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后面写着更大的字:办证。我还没来得及叹气,往左一转头,又见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眼睛找空钻了进去,一看原来是卖羊肉串的和买羊肉串的人,中午还当街卖羊肉串?人群里和人群外满地都是白晃晃的餐巾纸,离开人群很远的地方还有很多随便扔在地上的羊肉串的竹木棍和餐巾纸。

  车子在等红灯的时候,一群人从车前走过,我特别注意了其中的几位:一个人的头发一看就是起码一个礼拜没洗了;一个人背的包好像从来就没打理过,又黑又脏;一个人的叫骂声打破了车窗传到了我的耳朵,刺耳而痛心。

  见了这几位,我脑子里突然就有了这篇文章的题目:中国为什么这么“粗糙”?也不知为什么又想到了一次在一个儿童服饰店门口等朋友的时候看到的一个小男孩,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小男孩在看我,他用一种我从来没经历过和体验过的纯真的眼神直视着我,直视大该有一两分钟,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被直视过?是那种没有一丝邪意和目的的直视,就是百分之百的“直视”,我受到了很强烈的刺激,我赶紧反思自己,今天的我所做的事所做的人是不是对得起良心,是不是对得起父母,是不是对得起祖国。

  没想到,在一个商店的问口竟然碰到了我年龄最小的恩师。现在再用我的小恩师的“眼神”来看中国,我就发现不直视还好,一直视问题太多了,都不敢看,一看一想,到处都很“粗糙”,我们有“粗糙的城市”、“粗糙的产品”、“粗糙的超市”、“粗糙的衣物”、“粗糙的人群”、“粗糙的街道”、“粗糙的家具”、“粗糙的小区”、“粗糙的农贸市场”、“粗糙的小伙子”、“粗糙的大姑娘”、“粗糙的品牌标志”、“粗糙的广告”、“粗糙的名片”、“粗糙的医院”、“粗糙的幼儿园”、“粗糙的电影”、“粗糙的电视节目”、“粗糙的促销员”、“粗糙的老板”、“粗糙的干部”、“粗糙的办公室”、“粗糙的舞蹈”、“粗糙的发型”、“粗糙的聊天”、“粗糙的行为”、“粗糙的饭菜”,这还都不算什么,更厉害的是我们还有一颗“粗糙的心”、一个“粗糙的态度”、“粗糙的习惯”,甚至,还有一个“粗糙的追求”,你看你还不信,就举个例子,目前风行大江南北畅通神州大地的“山寨”不就是我们对于“粗糙的追求”的具体体现吗?最近,还有些著名非著名的专家和学者都站出来为“山寨”代言,给“山寨”唱颂词,好像不把全中国的产品都“山寨”了,他们就不舒服。我就在心里笑,真不知这些专家按的什么心?

  既然我都敢直视中国,敢给祖国挑毛病,就不怕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说到中国的粗糙,可能很多朋友还没什么具体的感觉,那么,你一定看过“韩剧”吧,看没看到韩剧中表现的韩国人的生活和韩国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看看他们过的日子和做的自己是不是很精致?当然,有去过首尔的朋友可能会说那只不过是电视罢了,去了韩国你就会发现韩国人的生活也没他们电视剧中演的那样精致。我也不否认,但不管是不是他们有意做出那个“精致”来诱惑我们,那个精致我们中国人还是要学学的。

  再说说另一个邻国日本,去过日本的人都会被日本干净和井然有序的城市所打动,都会被他们精致的生活所感染,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日本人都表现出了世界一流的“精致水准”,日本人注重生活细节的愉悦性和人生的幸福感,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工作的细致。

  其实,“精致”真有那么难吗?我们就不能从自我做起,去做一个真正的“精致的人”吗?我们就不能把日子过得精致点?把头发洗得干净点?把衣服穿得得体点?把饭菜做得精美点?把家收拾得时尚点?把指甲涂得完整点?把街道打扫得干净点?把车擦得亮一点?把心灵美化得精致点?把工作做得精致点?把妆化得精致点?把便利店装饰得精致点?把公园装扮得精致点?把孩子培养得精致点?把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制定得精致点?把产品制造得精致点?把房子盖得精致点?把品牌塑造得精致点?

  很多东西都“精致”了,中国还能“粗糙”吗?

  “精致中国”,不能“粗糙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