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懂不懂城市营销?
(2009-02-02 10:29:55)
标签:
栈桥馄饨帆船之都山东老家功劳青岛徐大伟杂谈 |
一听好的音乐。人就变了。不是我了。想象可以写出好文章来了。写出超过自己的文章。是那种我心向往,实不到的好文章。此时,就是这种感觉。感觉好好。
这些年春节好像流行去国外过年了。有的人去了旧金山。有人去了温哥华。有的去了马尔代夫。也有近点的,去了马来西亚、新加坡。
而我。继续一如既往回山东老家过年。三十二个春节我都是回老家跟爸妈过的。这一度是我的骄傲。回老家,就要路过青岛。来去都走青岛。
又见青岛。说老实话,青岛大体依旧。不新也不旧。老样子。特别是栈桥附近,跟我去年路过时几乎一模一样。我妈说:青岛海边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十几年的破房子还是一样的破。妈这么一说,引起我的注意,在青岛,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海边,还真是,很多房子的确很破,该修了,十分碍眼,跟青岛这个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格格不入。
来青岛旅游的人必到的地方肯定是栈桥。可是,今年来这样,明年来还是这样,后年还有人来吗?我就是一个例子。不是我要在青岛乘飞机、火车,我是不会再去看栈桥的。
青岛是不是可以给栈桥附近赋予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元素和设计,二来可不可以开发一个“海岸之旅”?青岛的海很大很美,不仅有栈桥,还有更多的海岸风光,是不是能把游客望其它地方引导一下,看看更神秘更有味的大海和大海边那些风格奇特的老房子?
大导演伍迪·艾伦说过:成功的80%靠展示。青岛你展示了什么?在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处你展示了什么?展示了混乱无序的烟火缭绕的烧烤,穿着还算整齐的跟着要钱的“职业乞丐”,叫嚣的商贩?
离开了海。走上了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迎面走来的一个两个三个女孩,美不说,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白。皮肤特别好。脸上浮动的是那种淡定和舒适的表情。这种表情一般是在特大城市才能看到。看来,青岛已经进入了“特大城市”的行列。起码精神上是。
假如我说青岛人代表了山东人的时尚。就像大连代表了辽宁的时尚一样。青岛其实功劳很大,超越了自己,成为了山东的“形象大使”。山东美好。青岛的功劳大。我说这个话,相信烟台不会反对,威海也不会有意见,好像潍坊也挺同意的。
回来继续看美女。青岛出美女。可是青岛却没有“美女经济”。没有利用“美女”来营销“青岛”。“青岛美女”这是一块多么大的金子招牌。青岛为什么不能利用?举办“青岛美女节”不行吗?“青岛美女修养基地”没钱建?“青岛美女产业园”不能成立?“青岛十大美女暨青岛美丽大使评选活动”不能举行?
在中山路上经常看到“特色”两个字,看多了,重视了:特色馄饨、特色烧烤、特色海鲜、特色面条。青岛人到底是聪明。大鱼大虾没白吃。在馄饨前面加上了两个字“特色”,这碗馄饨还真就是不一样了,首先是心理有了“不一样”,这种心理暗示太厉害了,一暗示,接着,馄饨看上去也不一样了,闻上去也不一样了,吃上去就更不一样了。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食者也说不好。就是笑着说:真的不一样。有特色。
我也不是一个硬心肠。在一家特色烧烤店站了下去。腿竟然听胃的。我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串通好的。就是不让走。到底是吃上了两串鱿鱼爪。感觉一样:真好吃。有特色。
青岛人聪明。青岛市就聪明。全青岛就应该聪明。为什么不把这个“特色”加在青岛之前变成“特色青岛”?
我知道青岛的城市定位因为奥运会定为:帆船之都。这个定位适合2008年,不怎么适合2009年,不适合牛年,也不适合未来青岛的发展和梦想?
我明白。你肯定想问我那青岛该怎么定位?我想了又想,想到了一个最契合青岛城市气质和城市形象的词:优雅。优雅之都。中国青岛,优雅之都。
到底为什么要把青岛定位为优雅之都?怎么个优雅法?优雅怎样延展出城市的核心价值?还是请青岛市政府联系我吧。
青岛站冷漠的工作人员把双手插在兜里用动头来给我指候车室方向的举动让我下定决心:青岛不付费,我最好的想法就不给青岛。
我“记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