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晚上我启动一个重要的行动。半年来。晚上最重点的精力集中。
我开始大面积长时间地看广告。一个台一个台换着看。一个频道一个频道跟着看。想我这样追着广告看的人不多。躲着广告的人却在时时增加。
追着广告看多了,也有厌意,被广告追着走的心情也开始显现,不很舒服。很久很久以前,看广告的感觉又一次出现了,总感觉现在荧屏上的广告不太对劲,更不带劲,洗发水广告永远是美女轻甩头发,汽车广告永远是一辆车在山中、海边、云彩中飞驰、流动,饮料广告永远是喊着清新、绿色、自然、爽快、心情敞亮,药品广告永远是一个代言人手里拿着药,说一些一听有点道理实际没劲的话语,永远朝着观众傻笑,永远是拿了别人的钱替别人说好话,永远是只说好话不说真话,只说优势不提劣势,永远都是这个样子,100多个频道,我轮流换,看看黑龙江省是这个样子、广东省是这个样子、天津市的老百姓看到的广告也是这个样子,中国少儿们看到的广告也好不到哪里去,商界人士的频道广告更是世俗化。
套用成龙大哥在一个广告里的一句话:“还行怎么行啊?”不行怎么办啊?虽说我也算是广告中人,可对于这些天天在960万平方公里上播放的广告,我也只能写篇文章,牢骚几句,其实,也是奈何不得?既然这些广告都这样模式化、空心化、虚伪化、套路化,那么怎样来创新改观呢?我想也不是广大中国广告人不知道现在荧屏上的广告是这个样子,更多的原因是所谓的“消费者就喜欢看这样的广告、这样的广告才有销售力、这样的广告是广告主特别喜欢的,这样的广告最保守也最安全,大家都在这样做广告一定是有道理的,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接受不了太有创意和太有想法的广告”。
他们的话,乍一听,挺有道理的,可是,一经寻思一经实证,就立即感觉挺没道理的。都是一些自我标榜的话,都是一些标准的商业话,挺不靠谱的。
估计我也没什么办法来改变中国广告业的现状,不过,我新想了一个广告类型:朗诵式广告。让陈宝国、姜文、宋春丽、濮存昕来朗诵我们的广告文案,效果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吸引人的力量一定大于大多数广告。喜欢朗诵式广告的观众数量一定大于喜欢广告的观众数量。
广告不好看。广告人难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