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刚刚看到金色频道《明星周刊》专访张靓颖。张靓颖还是我喜欢的样子。唱好听的歌。讲好听的话。不假不装。不急不燥。有说有笑。恰到好处。幽雅了。有味了。
张靓颖说他的父亲在她14、1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很怕爸爸。
看着她赶紧用喝水的行为来缓解她的难过,我突然更难过,真的对不起张靓颖,我只是一味地从她那里自私地索取,索取她的歌声,索取她的表演,索取她的品质,索取她的味道,索取她的娱乐,索取她的新鲜,她却只是无私地给给给,一点回报都没要。
其实我都不能知道她到底是哪里的人?她多大了?她有兄弟姐妹吗?我却对谁都说我喜欢她。我喜欢她却不了解她。我呀,都在怎样生活啊?对自己喜欢的人都没有耐心和细心去关注她、了解她、明白她。我还在说自己的生活和努力都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这样的话,真是自欺欺人。
就如我喜欢策划,可是我到底对策划又了解多少懂得多少呢?我喜欢读书,我到底又读了几本书呢?我喜欢山水画,我到底又对山水画明白多少呢?我喜欢有质感的家具,我到底又看过几款家具呢?我想做好人,我到底又对怎样做一个好人了解多少?
自问自答的结果很浅显。我不仅对不起张靓颖。我还对不起策划,对不起图书,对不起山水画,对不起家具,对不起好人等等,我对不起很多人与事。
濮存昕说:“一个文艺人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艺如人生’,就是在表达自己生命的品质,表达你生命的幅度和力度,表达你的生命与角色是有关系的,你是在用生命的过程在演戏。”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其实都是在表达自己生命的品质和味道,都是自己本真意愿的最大伸张,在这个表达和伸张的过程中,每个人投入的感情和心劲又是有差别的,这一差别就把人分了级别和档次。而我就是例子,我对不起那么多的人和事,所以我目前的一切与我的意愿差了太大的程度。我不是我。我本来不是这样的。我要做全新的我。我要做那个我。
那个我才是对得起张靓颖的。
前一篇:《想法日报》短信订制
后一篇:彩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