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节目:《走遍中国》——穿越内蒙古。当看到志愿者正在深入巴丹吉林沙漠,饮神泉、攀沙峰、看古刹沧桑,听驼铃悠悠。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地方,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趟。有些美别人不能替你欣赏,有些感受别人不能替你表达,有些景色上了电视就失去了色彩,有些声音有了主持就差了真实。
不过在这个节目,在我看的短短15分钟里还是看出了色彩,听到了真实,一个领队问沙漠里寺庙的喇嘛:“为什么大自然这么神奇,那边就是沙漠,这边就是湖泊,为什么在一个地方,这么近,却会出现这两种形态?”沙漠喇嘛答:“这就是自然。”
一个志愿者问牧民:“骑骆驼有什么威胁吗?”牧民说:“要防止骆驼惊和跳,它一跳很危险。”志愿者问:“要是骆驼跳了怎么办?”牧民答:“跳了不好办。”
“这就是自然”,这样的回答,也许我一辈子都答不到,这样的智慧,也许我一辈子都学不到,其实,也许不是也许,本来我就做不到。这个回答也许只有在沙漠深处的喇嘛才能说出来。
“跳了不好办。”这个回答,也不是任何一个牧民都能说出来的,对自己真实对别人真实,跳了就是不好办啊,可能有生命危险啊,可是又有几个人会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多都会说:“注意点,一般不会跳的,跳了也不要害怕,要想办法从骆驼身上跳下来”等等。
就这两句话,让我初尝了沙漠文化的甘冽和清爽,越发地想去了,一定要去,去体验,去过活。
吕叔湘说:“无论是做人、作文,都要‘不庸俗’,可是‘不庸俗’要自然形成,不可立意求‘不庸俗’,那样就会矜持,就会刻意求工、求高、求深,就会流于晦涩。”
如果我是庸俗的,沙漠就是不庸俗的,我爬呀爬,我多快乐!
如果沙漠是我的家乡,我就是一粒沙子,我飞呀飞,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