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商"广告

(2007-07-13 10:45:11)
  2007年第七期《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柯理思、伊莱恩·莫萨克夫斯基合写的一篇文章《最佳实践—文化智力》,小摘一段:

  在伦敦希思罗等国际机场,你会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广告牌上趴着一只大蚱蜢,旁边写着这样的文字:“在美国,它是害虫。在中国,它是宠物。在泰国北部,它是一道开胃菜。”发布这则广告的是汇丰银行,它的业务遍及全球。
    其实,早在两个多世纪之前分类学家就已经给蝗科昆虫下了科学定义,然而,文化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影响到人们对蚱蜢这种低级昆虫的认识。因此,人们在异国他乡的商业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人的行为、肢体动作、说话方式,很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甚至导致误解并妨碍合作,这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偶尔,一名外来者似乎具有一种天生的能力,能够像某个当地人的同胞和同事那样,理解他做出的陌生而又模棱两可的动作,甚至还能加以模仿。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文化智力”或者“文化商数”,简称“文商”(CQ)。在这个跨国交流已成家常便饭的世界里,文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才能和技巧。
    文化智力由三个要素组成:认知、行为,以及情绪/动机。文化智力既关乎头脑,也关乎身体和内心。

   在跨国交流中,“文商”成了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才能和技巧,其实,不仅是在跨国交流,在本国交流,每个人也十分需要“文商”,比如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每个省,甚至每个地区都可以算是一个国家,虽然普通话相通,但是互相听不懂的方言和俚语还是经常让人不知所措,更不用说是人的行为、肢体动作、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人文礼仪等等,都是千差万别、风情万种。正所谓“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城与每个城不同,每个镇与每个镇有异、每个村与每个村不一,而我们的为人处事经常就忽略了这些不同,比如广告行业,优秀的国际广告公司和本土广告公司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一般比较有实力的品牌都会到这三地选择广告公司为其服务,这样以来问题就来了,经常就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广州的广告公司给东北的一个县城的一个民营企业做广告创意,创意很有张力,客户很喜欢,可是在当地电视台投放了几个月,产品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热销局面,客户回头又说广州的广告公司水平也一般。

  出现这样的事情,道理其实很简单,“广州人”给“东北人”做广告,很容易就会犯这样的错误:创意很新,但心意不对,“东北人”没见过“广州人”的“新潮”,当然一时会很兴奋,但时间一长,仔细想想,这不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个产品啊,不符合我们的情感需求啊。

  就如前几年的中国,人人都喜欢“洋货”,可是今天的中国正在全面昌盛,国人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更喜欢具有中国韵味的东西了,唐装热了、中式别墅热了、中式家具热了、中国字画热了、国学热了等等,同样,中国式的广告也会热起来,地域式的广告也会热起来。

  整个广告行业还是很缺少对“文商”的关注和研究,更缺少“文商人才”。没有文商,怎么敢在广州做东北的广告,就是广州人做“广州”的广告,把握不住一个“变”字,懂不了一个“情”字,顺不了一个“势”字,谈何广告,先自知吧!

  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乘“文商”,兴百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