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有会,想法不能日报,今晚先报!
前几天,去国展参加一个展会,在三环路上看到无数个户外广告牌,北京像个广告城。每个广告牌都是标题鲜明,创意独特,形式多样,美观有序。
但是都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没有一个广告牌是中英文对照的,譬如,蒙牛的特仑苏广告牌那么大,可是广告牌上所有的文字全是中文的,没有一个英文字。
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性大都会,中国的首都城市,我们的商家的广告路牌上却一个英文都没有,就根本没把在中国的外国人放在眼里,总是期望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中国,总是在谈“走出去”,可是我们连“走进来”的客户和商机都服务不好、把握不住,还怎样去奢望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是平的,市场营销全球化?怎样与世界接轨?难道只能如龙应台说的那样:轨是接上了,可来来回回的车都是国外的,中国的车在哪里?
今天距离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467天,火炬接力开始了,当北京奥运火炬传遍世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好怎样将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借助奥运,借助北京传遍世界,北京奥运合作伙伴或赞助商想好你的“奥运广告设计标准”了吗?非北京奥运合作伙伴或赞助商想好你的“非奥运广告设计标准”了吗?
“非奥运广告设计标准”可以参考“非奥运营销”概念创作制定。
“非”奥运营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在不违背奥运会及其赞助商的权益基础上,围绕参与奥运的人群而“非”围绕奥运会来组织品牌营销活动。即:从消费者出发,根据参与奥运的消费者在奥运期间对品牌的需求,深入挖掘消费者价值,采取针对奥运大众(包括消费者)而非针对奥运会“支持”的营销手段,将品牌最大限度地同目标消费大众交流,并同消费者一起参与奥运、观赏奥运,直接达到品牌支持消费者、消费者参与奥运、品牌也间接支持奥运的内在利益关联,实现品牌价值的迅速提升。
核心概念:
(1) 从目标消费群出发,从参与奥运的大众出发;
(2) 挖掘消费者价值,体现奥运参与者的价值;
(3) 支持消费者、支持奥运参与者、支持奥运会;
(4) 遵守奥运规则。
路上又开过去一辆奔驰商务车,车上坐着几个外国朋友,有一双蓝眼睛在盯着我看,也许是他看不懂窗外的中国字,只好看看窗外的中国人。
北京,还外国人的外国字!
他们是为友谊和合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