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揸琴会

(2007-04-22 15:44:38)
标签:

感悟随笔

揸琴会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留在我们心中”。
  《新周刊》四月上半月刊的封面主题是:青春病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非常规流行。《新周刊》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表达对叶京自编自导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赞赏和推崇,受《新周刊》的影响和对叶京的喜爱,昨天连续看了几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我笑是真的笑,很久很久没有的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好久没有的傻笑;我哭是真的哭,和那个年代一样痛楚,和那个青春一样心酸,我哭着就去了他们那个年代,也想穿着绿军装骑上自行车和他们一样在路上欢快地流淌——
  也明白了一点《新周刊》里的一句话的意思,“这一代人里,王朔是思想力,叶京是执行力。”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中中有两次揸琴的场景,高洋、许逊、冯裤子、乔乔、吴胖子他们去北海公园跟另一帮哥们揸琴。所谓的揸琴,就是哥们几个拿把吉他,一边弹一边唱,比谁比谁琴弹得好,歌唱的好,会唱的新歌多。
  两次揸琴他们一共唱了21首歌。这些老歌一下子唱出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怀念,很多人都是边看边跟着一起唱,我就特别喜欢跟着唱那首《听妈妈讲过去的事》,叶京说他也是一遍一遍地听着这首歌写出剧本来的。
  《新周刊》说,这21首歌也是有迹可寻的,第一类是1930年代的老歌,如《苦咖啡》、《白兰地》等;第二类是外国民歌,如《红河谷》、《深深的海洋》、《红莓花儿开》、《哎呦妈妈》;第三类是反映时代气息的电影歌曲:如《朋友再见》、《草帽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第四类是“文革”年代的地下歌曲如《南京知青之歌》、《七十五天》等。
  看了他们揸歌的戏,太爱听那些歌了,太喜欢那种唱歌方式了,很想邀请叶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演员、联合媒体举办一场大型的“揸琴会”,全国巡演;也可以组织更多歌星、名人做成一档电视节目《揸琴会》。
  有些感受只有碰触独特的环境才能释放;有些话语只有纯真才能无碍;有些面目只有面对发小才能流露;有些痛楚只有青春才有答案。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与每个人有关的电视剧。
  那些日子不是别人的,是我们自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肯德基广告学
后一篇:双塔寺朗唱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