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萨提亚“互动过程”

(2012-04-25 10:48:52)
标签:

互动过程

解释

防御

自我认识

角色扮演

健康

分类: 王红专栏

                        萨提亚“互动过程”

在准备今天晚上的课,在讲到心理咨询的作用——“深化自我认识”时,突然想到萨提亚培训中一次指导老师给我们进行的角色扮演“互动成分”,决定今晚给学生进行一次角色扮演。

 

l

  心理情景扮演: 恋爱中的冲突场景

扮演者(16人):恋人(2人),分别代表两人的7个部分的人

1、看到、听到;

2、解释;

3、感受;

4、感受的感受;

5、防御;

6、观点;

7、行为

一、互动过程中的自我提问:

我听到和看到了什么?

对于我看到和听到的一切,我给予了什么解释意义?

对于我所做的解释,我产生了什么感觉?

对于这些感觉我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我运用了哪些防御方法?(如何应对的)

在评价时,我采用了哪些规则?(观点)

之后,我采取了什么样的行为?

 

二、我听到和看到了什么?

自我感觉:认定自己所听到和看到的信息都是客观和不带有任何偏见的。

现实情况:几乎没有人可以报告出自己真实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解释的速度快得扭曲了个体的感官知觉。

技巧:将感官知觉从解释和诠释当中分离出来。

案例:开学第一天,明明和小兰次见面时,明明既没有看小兰也没有与她打招呼。小兰立即解释为明明不喜欢自

己,自己不受别人欢迎。而从明明方面来说,他非常害羞,并且认为除非女生先打招呼,否则就显得有企

图。就这样,在没有核对明明意图的情况下,小兰错误地理解了他的行为。

 

三、我做出了怎样的解释?

个体赋予事件、人物和体验的意义都建立在自我过去的习得经验,以及自身具有的自我价值感水平的

基础之上。只有把自我的解释与别人的真实意图区分开,个体才能把解释建立在当前的现实基础上。 

 

四、我对这种解释的感觉如何?

认知加工在后台进行,感觉处于前台位置(自我的兴趣中心)。

技巧:分离感受与意义,核实其他人的真实意图。如小兰没有检验明明的意图,并且根据他自己的解

释做出反应,那么她也许会因此体验到被拒绝和无足轻重的感受。而如果她发现明明的行为与他自身

的害羞和不安全感相关,那么她也许会主动对明明打招呼。

 

五、我对自己感受的有何感受?

个体对自己的感受做出的某种决定或判断,如我不应该这样觉得。

正确做法: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并拥有自己的感受,并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处理它们。

拒绝接纳或表达自己的感受:愤怒时会感到很糟糕,并决定不让任何人知道我们正在发怒;受伤时责备自己,怎么可以这样,感到羞愧。

被拒绝时感到恐惧;受到吸引时感到有罪等等

 

六、我运用了什么防御机制?

投射:将自我的解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以为那是别人的。

否认:否认问题的存在就不用再关注它或对它负责。

忽视:承认问题,但拒绝改变,如拖延。

我运用了哪些规则来进行评价(观点)

我是不受欢迎的;

看到你应该看得,说别人期望你说的;

在这样的情境中,你应该感到高兴、知足。

 

丈夫:为什么晚餐还没有准备好?

妻子:对不起。哦,我多么愚蠢啊。它本该在几分钟之内就准备好的。我实在是感到抱歉。

运用互动成分进行分析(妻子的心路历程)

看到、听到:丈夫在询问晚餐的情况;

解释:妻子从丈夫语气中听出了指责的意味。他看到了丈夫脸上的表情,并将之理解为了批评和恼

怒。他的语调让妻子回忆起当她还是孩子时,父亲对她的责备。她感觉到一种能量正在她的身体当中

流动,好像他即将要爆发并攻击她。丈夫的脸微微泛红,妻子对此理解为是不耐烦的表现。

感受:愤怒,好像自己即将被告知已经做错了事,或她是坏的;害怕(对即将发生的一切),继而感

到无助。

 

七、防御

否认和忽视自己的感受,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而到了晚上,妻子却得时常伴着胃痛上床睡觉。

 

八、观点

评论是不好的;

分享感受是不安全的,我不可以表现出恐惧或愤怒。

 

九、行为

继续讨好,开始手忙脚乱的做饭。

 

十、妻子可以做出的不同反应

忽视丈夫的问题,什么也不说,但是体验到一种被伤害的愤怒;

表达出愤怒并责备丈夫;

为自己解释;

不陷入以往套路地做出相应的反应。用符合自己内心的声音来积极一致地表达自己。

 

十一、运用互动成分进行分析(丈夫的心路历程)

看到、听到:听到了一个哀鸣的、带有部分讨好色彩的声音。看到妻子脸上充满歉意和内疚的表情。

他本打算晚上带她出去,并且已经买好了剧院的票作为惊喜;

解释:她再一次拒绝与他分享亲密关系。

感受:感到失望

防御:在没有询问的前提下,丈夫将自己(预期到的)拒绝投射到了妻子的身上。

观点:我是没有价值的,没有希望的;不要去要求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东西,一位内人们也许会说“不”。

行为:以责备作为自己的反应,打算放弃,

而没有表达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和妻子一起度过一个令人愉快的夜晚:真糟糕,你从来不能留出一点时间给我,我买了两张电影票,而你恐怕太累了无法前往。所以我叫上小张和我一起去吧。

 

十二、责备和讨好的怪圈:

夫妻两人都在否认、忽视或者投射自己的感受,没有人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没有人核实他人的意图或者别人言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妻子讨好丈夫,丈夫责备妻子,而他们的争执很可能会逐渐升级到这样一个情景:丈夫更多批评,妻子更加讨好。

两人都不能再谈论手边的话题(晚餐和电影)。而是感到被拒绝、被隔离、被误解、没有人倾听和无足轻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