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赣县夏府村:千里赣江第一村

(2016-12-08 16:51:14)
在客家摇篮赣南,章江和贡江在赣州汇合成赣江,顺水下行30千米,江边有一块绿洲,那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客家文化古村,客家南迁到赣南的第一站——赣县的夏府村。


夏府村深藏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客家文化,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祖籍地,还有近代革命先躯孙中山、大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题联石刻和历代传颂的名人佳话。现在赣县夏府村为江西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关于“夏府村”的定名,与其地形有关。赣江流经“小湖洲”时,两岸的地貌形成一圆圈状,恰像一口圆镜,当时人们称之为“小釜”,现在的“小湖洲”。即原名“小釜洲”,往下些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圆圈,人们称之为“大釜”,现在的“大湖洲”即原名“大釜洲”,东岸有一条溪河流出,正好流在大釜内,溪旁建有数十家商店,每逢一、四、七当圩,人们就叫它“大釜江”,后来又改为“下浒村”。

之后当地长官说这个“浒”字不好,改过来为赣州府的“府”字。后来才根据“美哉夏府,华夏之天府”,正式定名为“夏府村”。

这个历史逾千年的古村落,至少在北宋之前就闻名遐迩了。因为苏东坡南谪之际,路径该村,留有诗文:“ 十八滩头一叶舟,清风吹入小溪流,三生有幸复游此,莫把牟尼境外求。” 这首诗实际上也间接揭示了当年夏府为什么会兴旺的原因。

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而船从赣江自北向南逆流而上,行至近夏府便是“十八险滩”的最险段——天柱滩至黄泉滩,由于礁多水急,只好在夏府村头,人下船,货改陆运,船被拉纤过险滩后再装货上人前行。夏府于是便成了货物集散地,交通要冲,过往商贾、官宦、名流如云,一派繁华景象。

赣江上游著名的“十八滩”指的是桃园滩、白涧滩、鳖滩、横弦滩、天柱滩,南风滩、狗脚滩、大湖滩、金沙滩、良口滩、昆仑滩、武索滩、小蓼滩、大蓼滩、棉津滩、漂神滩、茶壶滩、惶恐滩这十八个险滩,此段江水湍急,暗礁林立,令人望而生畏,赣江之险尽在这十八滩。

故而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有“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句千古长叹。夏府村就位于天柱滩到黄泉滩这最险的一段,而“惶恐滩”是其下游的最后一个锁口。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文天祥走的是逆流而上之水路,这正是进入赣南的一般来客之路径。当年迁徙南方的客家人是如此、走赣粤通衢和赣闽通衢下南洋的客商也是如此、还有东坡、海瑞等从京城发配岭南海角的贬谪官宦也是如此。因为提到了“十八滩”,正是“十八滩”使得夏府成为赣江上游的一处大码头,因而兴旺。

进入惶恐滩之后,开始了恐怖的十八滩航段,经过几个险滩搏斗之后,好不容易来到一处江面宽阔的江湾平潭,眼见西岸有一片林木茂盛的开阔之地,此处土地肥沃,三面环水,形如半岛,背靠半月山峦,前临一弯赣江,上游有小湖州(桃花岛),下游有大湖州,隔江相望是大湖江镇,对岸远处重重叠嶂,将夏府围合成了一个半开敞半闭合空间,自然具有藏风聚气的环境,真是一处风水宝地所在。到了此地,商贾船家一定都希望歇歇脚、好好酒足饭跑、养足精神之后再去迎战剩下的更险江滩。此时最需要的是能提供休养生息的大码头。有地利、有资源、有需求,自然就可以造就大买卖,于是夏府就发展起来了。

之后,夏府村有更多的名人定居。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祖先来了,定居此地。“江南才子”谢重毅的祖先也来定居了,这块钟灵鼎秀之地于是因地灵而人杰了。戚、谢、李、肖、欧阳五家先后成为此地望族。

之后夏府一带,连同对面的大湖江也成为人丁兴旺、商贾云集的著名码头。夏府当年江面停满一艘艘木船和一排排的木筏,岸上是祠堂分宗、街巷纵横、店铺林立、酒肆遍地、春楼座座,人群熙熙、摩肩接踵、歌舞升平,通宵达旦。

繁华胜景过后,如今的夏府村还残存着往昔的辉煌,多处遗迹都被保存下来。夏府现在还保留完整的老建筑计有:戚氏宗祠、戚应元公祠、谢氏宗祠、太尉庙、文昌庙、夏府中学旧址等,古树有南洋奇树、枣林风光等景观。留下的古祠堂很有观赏价值,尤其祠堂门脸十分精美壮观。戚氏宗祠前的南洋奇树,十分神奇,由一株小叶桉为主,寄生了大叶桉和榕树,三树合一长在一起了。此树是由资助孙中山革命的南洋华侨戚修祺从海外带回种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