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 月 日》
(2011-01-11 14:07: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北师大数学之窗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 月 日》
(执教者:余跃明,2010年11月15-19日惠安、泉港、洛江)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第七单元《年 月 日》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交流,知道大月、小月和平年、闰年,初步学会记忆大、小月和判断平年、闰年方法。
3、结合教学情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03-06年年历卡、表格(一)(二)、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情 境 引 入 、揭示课题 |
一、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
1、引入课题。 师:现在是上课时间,你们知道是几时几分几秒吗?这里用道了那些时间单位? 师:请同学们看录像, 这是我国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你知道了什么? 师:闭幕式是什么时间呢?里面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板书课题;年 月 日) 2、联系实际。 师: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还用到了“年 月 日”?你们知道老师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你们呢? 师:可见年月日在生活中的用处大不大?我们要不要好好学习呢 ? (板书; 1956年7月9日,学生出生2010年 月 日,2002年 月 日) |
1、 2、 |
亲历过程 、 合作探究 |
二: 填入数据 发现记忆 |
1、 回忆已知。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知道了年月日哪些知识?(教师板书主要知识) 2、 合作探究 教师(演示幻灯片) 师:年月日还有什么知识,有什么奥秘呢?准备让同学们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来研究。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2003年-2006年的年历卡, 请小组长把这些年历卡分发给每个同学,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日历中每月的天数。 师:请几个同学们汇报数据。 3、计算总天数 师:怎样计算出2003年的总天数?怎样很快口算?(教师引导用30×12=360 360+7-5=365等) 4、讨论交流 师:现在请小组同学共同观察你们汇总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议一议。 5、发现规律。 师: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师:怎样给它们(每月31天、30天、28或29天)取名字? 6、学习命名。 师:增样给31天、30天、28(或29)天着三种月份去个名字? 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把天数是31天的月份取名字叫“大月”,一共有几个大月?我们可以把天数是30天的月份取个名字叫“小月”,一共有几个小月? 师:二月是几天?看来二月份的天数比较特殊,我们就叫它“特殊月”。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7、交流记忆方法。 师: “用口诀”来记也是个好方法,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口诀,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出示口诀以内到学生齐读)。 师:书上还给我们介绍了一种用“拳头”来记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这个拳头记忆法怎么记呢?(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举起拳头学习“拳头法”) 。 8、抢答练习。 1)一年中哪几个月是30天? 2)9月1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3)6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
1、分发年历卡,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卡汇报数据。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4、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类,命名。 5、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大月、小月天数的记忆方法。。 6、学生抢答 |
三: 探究规律 验证规律 |
师: 为什么有的年份二月是28天,全年是365天,有的年份二月是29天,全年是366天? 1、发现规律。 师:接下来,准备让同学们先独立填表,再小组讨论交流 。 师:请每个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二,再翻开数学书95、96页边看1997年-2004年的年历中2月份的天数,并把数据填在表格二中,填完以后观察一下所填的数据,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与同桌说一说 2、班级交流。 师:观察二月份的天数后,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不是每4年就有一年的二月是29天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老师任意选出相邻的四个年份,大家注意看是不是有一个年份的二月是29天。 师:2月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2月28天的叫做平年,那每4年就有一年的二月是29天可以怎么说 师:除了看二月天数知道哪一年是闰年,还可以看年份数字特点。 师:2000年这个数有什么特点,是4的倍数吗?2004年呢? |
1、在老师的组织下统计1997-2004年的年历中2月的天数并填写表二。 2、通过交流,从表二中探究发现规律 “每四年一闰”并进行验证。 |
|
四: 学习判断平、闰年方法 |
师:为什么4年里旧有一个闰年呢?看了这个小知识你就明白了。 3、学会推算。 首先,让学生观察表二并说一说有哪些年份是闰年?然后,让学生开小火车根据每四年有一个闰年的规律分别推算2004年的后一个闰年和2000年的前一个闰年分别是什么时候?(引导学生开小火车推算) 师:我们再来看看老师的出生年份(1956年),猜猜看这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4、学会计算。 师:看来用推算的方法可以知道哪年是平年或闰年,但如果年份离2000年比较远就不能像刚才那样快就推算出来呢? 师:除了用这种推算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一般年份必须是4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果1956是4的倍数,这个年份就是闰年了,我和大家比一比看水算得快(师列竖式计算,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师:1900年是不是闰年?用计算器算一算。(验证,发现2月份是28天,是平年) 师:为什么1900年4的倍数但不是闰年呢?我们来听一听科学家们是怎么说的。 师:凡遇到整百年份的,必须时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1900年是整百数,要除以400,商4还有余数300,表示不是400的倍数,不是闰年。而2000年也是个整百数,要除以400,商是5,所以是闰年。 小结:像这样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
4、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推算。 5、学习计算平年闰年的方法。 |
|
解释应用 ,提升能力 |
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
1、基本练习。 ①组织学生完成数学课本第71页“练一练”第1题。“你出生在哪年?是闰年吗?你20岁那一年是闰年吗?” ② 组织学生完成数学课本第71页“练一练”第3题.“一年的四个季度分别为哪几个月?” |
1、学生回答问题。 2、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三季度: |
回顾与反思 |
回顾反思 |
1、我的收获。(演示幻灯片)
我学会
我学会 我在
2、布置作业。 (1)调查爸爸妈妈以及家人是哪一年出生的,这一年是闰年吗?二月有几天? (2)完成课本第71页练一练第2题。 (3)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课前设置的悬念。“小明今年9岁了,但是他只过了2个生日。他应该是几月几日出生的?” |
1、在老师的引导下谈收获 2、听清楚课后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