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网上观潮》教学设计
(2010-03-12 20:53: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精萃 |
一、
二、
三、
四、
五、
一)访问钱塘江潮网站(约5分钟)
教师活动: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知道天下闻名的“钱塘江潮”吗?那可是我国著名的景点,古人曾经用“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诗句来称赞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钱塘江潮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
(教师展示漂亮的钱塘江潮照片,简单介绍钱塘江。)
(教师巡回,个别辅导)
学生活动:
(学生浏览其中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情景化学习的形式,通过对网络的第一次接触,从感官让学生理解网络的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二)初步认识网络浏览器(约7分钟)
教师活动:
刚才我们通过网络欣赏了那么多钱塘江的美丽图片,你们喜欢吗?看见这么澎湃的江水,你们是不是有点想像运动员一样来一次冲浪呢?其实,我们的网络就像一个大海一样,里面有各种数之不尽的精彩内容,我们可以尽享的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和快乐,就像是在大海冲浪一样刺激。那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网络,感受网络的神奇力量吧!(板书或者投影课题:网上观潮)。
就像我们出外面旅游都需要一名导游帮助我们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外,我们上网看风景一样需要一位得力的导游,才能让我们的旅行更加的愉快。还记得我们刚才是使用什么工具上网的吗?对了,就是这个“e”,我们管它叫IE浏览器,他可是一位出色的网络导游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导游吧!
(重点介绍IE浏览器的地址栏和页面显示区,讲解其作用)
好,下面让我们再次进入网络世界,了解一下这位导游的特点吧。
学生活动:
(学生打开IE浏览器上网,并完成第一个“大胆试”的小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和观察,初步了解浏览器的概念和基本使用办法。
三)网络知识讲解(约8分钟)
教师活动:
好都完成得差不多了,下面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在网络旅游的新发现?(教师点名,请同学们发言,并加以简单的评论)
上网有趣吗?大家想不想更全面的认识网络这位朋友?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网络的知识,这些知识都对我们在网上继续冲浪会有很好的帮助哦!
(结合实例,用简单生动的语言,配上适当的比喻和画图的形式,介绍网络、网站、网页、网址的概念:网络就像一张大鱼网、大图书馆,把所有电脑联系起来,可以互相交换信息资料;网站就是一本书;网页就是书的一页页;网址就是网站所在的“家”的地址……)
(介绍网址的组成,初步了解网站域名后缀的含义)
学生活动:
(分析钱塘江潮网站网址,完成“细心想”的习题)
非常好,你们已经初步走进了网络世界的大门了。大家有没有想过,互联网除了让我们能实现在千里之外“观潮”的梦想,还有一些什么应用吗?
(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老师点名,请同学们发言)
(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和图片展示,告知同学们网络的其他应用:看动画片、学习、写信、购物等等)
设计意图:在经过对网络的初步感官接触以后,通过讲解和学生讨论,让同学们基本上掌握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网络的作用,激发学习热情。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本环节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将摒弃枯燥的专业名词,用同学们常见的事物作比喻,帮助他们理解各个网络概念的基本含义。
四)扩展训练(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同学们喜欢的网站,同学们可以自由访问,把自己喜欢的文字和图片内容资料利用写字板制作成简单的电子作品,然后我们展示给全班的同学们一起看看,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访问指定的青少年专题网站,把自己喜欢的资料制作成简单的电子作品。教师选择其中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加以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课本上“创意园”的改进,推荐一批适合小学生访问的网站,以扩大其学习兴趣。通过扩展训练,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和学习,并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电脑技能,对网络资源进行加工使用,将教学内容升华,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陶冶学生审美的情操,提高审美意识。
五)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活动: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最后我想问大家: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
教师活动:(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加以解答,勉励同学们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做信息时代的先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发言,来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