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二八〇)张鹏
(2023-01-10 16:52:51)
5063.腊月初六之晨,阳台上东望,地平线上已现暖红,古老而年轻的天空,即将迎来又一轮旭日。手抚玻璃,深感冷凉,玻璃上的水汽液化为清浅的小水流,仿佛为人间疾苦流下的同情之泪。隆冬之际,十几亿国人,各自蜗居于各自的小宅院、小格子楼、小单元房中,老老实实守护各自的小日子。汹涌澎湃的疫情肆无忌惮,席卷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2022年仅剩四天,我们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着的日子,未来一定会被文学、电影记忆。历史,天天被创造。
5064.语言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语言其实是思想的直接实现,同时,语言又是生活质量的一个直接外化。我在看《新华每日电讯》的时候,在看《人民日报》的时候,总是特别注意到其语言的相对规范,每下一个阶层,也就是到了省市县,报纸和宣传媒体的语言的规范性就远远降低。语言本身其实是生活质量的一个体现,一个人日常生活当中的话语方式,包括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实际上,是其具体生活质量的一个再现。
5065.特定的时空中,语言本身,也呈现“格雷欣现象”(Gresham's Law),宛如劣币驱良,劣质语言也驱逐人文优雅的语言。沈从文、张爱玲、徐志摩、钱钟书的文字,在“前三十年”的边缘化,即是明证。
5066.初中二年级上学期,学过一篇名文《核舟记》,文采极佳,爱不释手,屡读成诵,本以为此文出自宿儒大佬。今天偶尔查看作者简介,方知: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一位仅仅活了二十九年即夭折的文学奇才,奉献给了每一位中国人中学时代经久传诵的美文。
5067.追求美,追求精致,追求正确,追求文雅,必然与追求公平、正义紧密相联。由此可推论,其实有某种力量希望人们都如《乡村爱情故事》上的人一样二球八蛋,粗鄙化。注释一下,某种力量(一般指颟顸粗鄙的基层治理者),比如,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村长,看见村民中有人聚集讨论鲁迅或尼采,《瓦尔登湖》或李杜的诗,内心一定恐慌。骨子里他希望村民都是幼儿园毕业。
5068.腊月初六,碧空艳阳,非常通透寒冷的冬日,阳台上可见邻楼太阳能热水器溢水久积结成的厚冰斜覆于坡瓦之上,可感户外之寒。全天居家,上午读北大吴晓东教授论文《“美妙的故事家”与“地方风景的记录人”》,夜听南开大学教授李扬与湖南大学教授罗宗宇对谈《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湘西书写》,近逢沈氏百廿诞辰纪念也。上午略翻《诗化哲学》数页,阳台晒太阳,以干面条投喂盆养小河鱼,细观其争食。午休后,听理查德·克来德曼钢琴曲,收拾架上图书文具。晚饭后回复电子邮件数通。夜闻鞭炮烟花声,阳台远观,盖民俗“送瘟神”之举。月亮金黄可观,木星灿亮其上,夜空高远清朗,惜乎蜗居六楼,无法游步远足。举国疫情汹涌澎湃,愿泰山碧霞元君祜佑万民康健,早日走出困境,拥抱幸福未来。听阎真教授创作谈之视频,饮姜片茶。
5069.腊月初七,晴冷。为躲避行人同类,早晨五时半取快递一次,顺便采购吃食。上午询问师友亲朋,多有感染病毒者,甚牵挂。重读《边城》,感念沈从文先生。午休后,因故又去快递点,明显感觉到近日人与人之间的不耐烦和极度焦躁。疫情对人心的伤害,不可不察也,每个人的眼中的他人,无非一个直立行走的潜在病毒携带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敌视与防范、猜忌与躲闪,将延续很久吧?夜,木月之合,天地以万物为刍狗,自有自己的天则。阳台仰望星月,深味人间之冷漠与炎凉。人有病,天知否?
5070.腊八节出现在元旦之前,在我印象中,是非常罕见的,今年的元旦和春节之间相距之紧,亦罕见。母亲用各种豆类和大米、小米、花生、红枣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八宝粥,粥之热,天之寒,相映成趣。来自大地的粮食,滋养着萧索荒寒隆冬时节的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日子不紧不慢,再有三周,春节即至。岁月骀荡,天地玄黄,在疫情澎湃之际,谨祝天下苍生康泰静好。
5071.如果因为表达了个人的真情实感而丧失了所谓友谊,那么这种友谊一文不值。岁月自然淘汰虚假的友谊,而留下真情厚谊。所以,我从不惮于做一个性情中人,能包容和理解我们的,自会心心相印。相反,话不投机者,哪怕你谨小慎微,依然貌合神离。珍惜风吹浪打之后,依然能与你携手并肩走向未来的朋友们。
5072.腊月初八,晴空万里,冷风凛冽。居家读写,上午阅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我选择了由后向前的阅读方式,从1976年往前读。感受我自己出生前后的中国社会风貌和政治风云,近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一切,经由文字,返观现场。学生时代,我喜欢泡在图书馆过刊室浏览《人民日报》合订本和《人民画报》。历史不是冰冷的,是有温度的,一切历史均与今日息息相关。上午读了1976年和1975年,共计91页。午后休息。为回眸即将过去的一年,翻阅工作、学习笔记。下午欣赏19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插曲,又听八九十年代经典歌曲。夜于阳台赏月,今夜木星与月亮相距远于昨日,依然光彩照人。每天总要沉醉在看天、看云、看星、看月、看朝霞与旭日、夕照与黄昏中。这些永远超尘脱俗的天地大美,构成了我的精神底色,让我从一地鸡毛的尘俗中暂得拯救与逍遥。
5073.2022年的最后一天,早晨七时三刻,书房北望,泰山山脉在阴沉灰暗的天色中绵延,一如无数个平凡的日子,慵懒而平淡,北方冬季的干燥和荒凉,一览无余。山上的树木和石头,无法清晰直视,仅仅呈现出浑然与莽苍,山的大致轮廓展现在视野中,一如我无数个阴郁的早晨所看到的。时间仅属人类,山色与天空,无法用时间去计量。人间即将结束2022年,在迷茫与焦虑中,活着,平康健康地活着,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和成就。愿阳光与暖意,常能眷顾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艰辛而执着的人。
5074.雾气弥漫中,太阳还是看到了,我跑到阳台上东望,红日在冬天的雾霭中升起了,不刺眼。相信,晨雾散去之后,阳光仍会灿烂。刚才北望群山时的忧郁,立刻被欣喜所取代。天气影响着心情。
5075.辞旧迎新之际,难免感慨万千,尽管我们每年都在阳历年、阴历年到来之际例行感慨。现在想想,时间的节点,并非人生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更多时候,明日复明日,我们身处时间的激流中,却往往配不上时间本身的日新月异,仅仅是滔滔江海中被裹挟的泥沙石块,被流水淘洗过程中,棱角与锋芒日渐消失倒真是事实。至于说思想的更新,心态的变异,学问的长进,见识的飞跃,那是奢华的要求。岁岁年年,花开花落中,昨日之你,今日之你,明日之你,大概率的情况是,依然如故。
5076.岁月还是教给我们不少真理,越来越觉得,人很难听劝,人人皆是一个坚硬的小宇宙。由此,少劝人,听之任之,或是对人最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