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八种品质(2)
事例1:使孩子成为科学家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孩子能成为科学家。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成为科学家呢?要想使孩子成为科学家,需要教育孩子具有勤奋、自尊、自信、求是、负责和创新的品质。
第一,要教育孩子勤奋。科学家探求未知、发明创造需要有丰富的知识,需要做试验,需要归纳总结。这些都需要勤奋。一个懒惰的人,整天游手好闲、什么也不想干是成不了科学家的。
第二,要教育孩子自尊。一个没脸没皮、不求上进、不知羞耻、好坏都不在乎的人,是成不了科学家的。
第三,要教育孩子自信。自信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科学家之所以是科学家,是因为他们能探索未知的东西,能发明创造。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所搞的东西缺乏信心,一会儿觉得行、想做,一会儿又觉得不行、不想做,就不可能做成,也成不了科学家。
第四,要教育孩子求是。科学家之所以是科学家,不仅在于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更在于他们创造了知识,尤其大科学家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在科学上没有发现、发明、进步和提高,他是不可能成为科学家的,更成不了大科学家。试想,一个不知道求是、对事情都不求甚解、马马虎虎、连现有的东西都弄不明白的人,他能有什么新发现、新发明吗?能有新创造、新提高吗?我想是不可能的。
第五,要教育孩子负责。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做事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认真总结和改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能搞出科研成果的,也不可能成为科学家。
第六,要教育孩子创新。科研成果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一个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成不了科学家的。
事例2:使孩子过上好日子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将来能过上好日子。怎样才能使孩子将来能过上好日子呢?要想孩子将来能过上好日子,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教育孩子勤奋;二要教育孩子创新。
第一,要教育孩子勤奋。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分劳动一分收获。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有的家长想通过给孩子留下一大笔钱或留下一些大的企业,来保证孩子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创业难,守业更难”,再大的家业交到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子孙手里,也得被糟蹋光。
第二,要教育孩子创新。过好日子的一个条件是要有钱。要想赚到大钱,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赚不到大钱的。单靠勤奋也赚不到大钱,单靠勤奋可以达到小康有余,但绝对成不了巨富。“勤奋”加“创新”是成为巨富的基本条件。当然还需要有其他的条件,如冒险精神。
我想特别说一说冒险精神。有冒险精神的人会“不顾风险而进行某种活动”。那么,冒险精神好不好呢?不同的人对冒险精神有着不同的看法。世界著名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倡学生冒险。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大都缺乏冒险精神。现在,许多年青人已经说不清楚什么是中庸之道了,但是中庸思想却通过世代相传,不知不觉地传给了现今的年青人。“中庸”是什么意思呢?“不偏叫中,不变叫庸。”“中庸”的核心思想是:处事要不偏不倚,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足。很显然,有中庸思想的人是不可能有太多冒险精神的。我觉得人应该有冒险精神,尤其对于年青人,冒险是一种财富;不敢冒险的人,四平八稳,出不了大事,也很难取得重大成就。古今中外,凡是取得重大突破性成就的人,都是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的。
冒险不是蛮干。蛮干,是不顾客观规律或实际情况去硬干,是没有根据地瞎干。冒险,是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冒一定的风险去做事情。冒险之前要对风险进行评估,要弄清情况(即求实),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即求是)。有冒险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一个有创新精神和自尊心很强、自信心十足的人。也可以这样说,求是、勤奋、负责、创新、自尊、自信是冒险成功的基础。
事例3:避免孩子自杀
把“孩子自杀”写在这里,看起来有点儿沉重。不过这确实是现实。有媒体报道,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为万分之一。本书第一章讲了武汉某大学一位研究生,因为受不了委屈自杀了。下面结合这个案例,分析一下如何避免孩子自杀。要想避免孩子自杀,需要教育孩子求是、自信、自尊、宽容和负责。
第一,教育孩子求是。如果孩子知道求是,他就应该弄清楚“保卫处为什么怀疑是他偷了”,向保卫处说明“为什么不是他偷的”。
第二,教育孩子自信。如果孩子有自信,他就会坚信自己有能力把问题弄清楚。
第三,教育孩子自尊。如果孩子有自尊,遇到这种事情,就会千方百计地活下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获得应有的自尊。
第四,教育孩子宽容。如果孩子知道宽容,容得他人犯错误,容得他人误解自己,必然是一个善于等待的人。这样就会等到问题弄清楚的那一天,就不会自杀了。
第五,教育孩子负责。如果孩子知道负责,他就会想到作为儿子对父母承担的责任,就会想到自己的死给父母造成的痛苦和悲伤,就一定要活着等到把问题弄清楚的那一天。就会知道,一个人,死要死得明白,要死得其所,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通过以上的讲述,可以得出结论:一个求是、自信、自尊、宽容、负责的人是不会自杀的,而这位研究生的自杀正好说明他缺乏这些品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