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不该教孩子不撒谎

(2009-05-02 10:21:03)
标签:

育儿

撒谎

诚实

大直若屈

家庭教育

教育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我想会有不少读者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儿别扭。他们会说:“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难道还应该教孩子撒谎吗?”我想反问一句:“您撒过谎吗?”不管您怎么回答,我敢断定,您十有八九撒过谎。为了说明我的观点,下面举个例子。张先生的父亲觉得胃不舒服,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胃癌。医生为了不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告诉张先生先不要把病情告诉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张先生对父亲说:“爸,医生检查的结果,您的胃里有点儿溃疡,治一段时间就好了。”而没有如实地对父亲说:“爸,你的病确诊了,是胃癌!”显然,张先生向父亲撒了谎,在这件事情上是不诚实的。生活中这类撒谎不诚实的事并不少见。因此,有人把谎言分成“黑谎”和“白谎”。如果撒谎是为了获取私利,就是黑谎;为了使别人受益,就是白谎。也有人把“白谎”叫做“善意的谎言”,把“黑谎”叫做“恶意的谎言”。

    再者,商业机密、技术机密、国家机密等许多机密都是不能随便说的。如果你掌握这样的机密,有人来问你是否知道时,你肯定会说:“我不知道。”有人的为了保守机密,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肯死也说不知道。你看,本来知道的事情,硬说不知道,这不又是撒谎不诚实吗?

    有句成语叫“兵不厌诈”。这里的“兵”指军事战争;“厌”是满足。“兵不厌诈”就是“作战时不要满足已经使用过的欺诈战术,只要欺诈对己方有利就应尽量多地欺诈对方”。欺诈是什么?欺诈是“用狡猾奸诈的手段欺骗人,是不诚实。”看过《三十六计》的人都知道,三十六计基本上都是动心计骗人的,“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无中生有”、“调虎离山”等等,都是以欺诈为基础的。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谎,要诚实。仔细分析一下上面所列举的这些例子,您能说撒这些谎不对吗?您能说以上所讲的不诚实不对吗?以上例子说明撒不撒谎是有条件的,不该撒谎时不能撒,该撒谎时不能不撒,不该撒谎时撒谎是骗子,该撒谎时不撒谎是傻子。家长不要教孩子撒谎,也不要教孩子不撒谎,要教孩子“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想得到的、想做的,要有道理,要符合道德和法律,有道理则做,没道理则不做;要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与别人)。孩子懂得了这两句话的内涵,就知道什么时候不该撒谎、什么时候该撒谎了。您说不是吗?拿张先生不告诉父亲得了胃癌这件事来说,张先生听医生的,暂时先不告诉父亲是“己所之欲,有道行之”,是“正直”的行为。“兵不厌诈”的例子也是一样,不能只看在战场上搞欺诈不诚实,而应当看是否“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很显然,在战场上为了打败敌人,对敌人不能讲诚实,对敌人实行欺诈是对的。

    以上的例子说明,有时“撒谎”和“不诚实”是正直,如果这时“不撒谎”“实话实说”反而倒是不正直了。这就是“大直若屈”(“大直若屈”出自《老子》,是说真正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有些弯曲。“屈”同现代汉语的“曲”),就是看似不正直的恰恰是最正直的。

    我曾经考虑过把“诚实”作为基础家庭教育目标。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诚实是人的优秀品质,但诚实是有条件的:该诚实时诚实,不该诚实时不能诚实,该诚实时不诚实是骗子,不该诚实时诚实是傻子。我们既不要教孩子当骗子,也不要教孩子当傻子,要教孩子当君子,君子者“己所之欲,有道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因此,在我看来诚实和不撒谎是优秀品德的一个中间层次,不是最高的层次,所以没有将“诚实”和“不撒谎”选为基础家庭教育目标。正直才是优秀品质的最高层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