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祭侄稿》赏析(组图,高清)

(2014-08-08 16:17:46)
标签:

文化

祭侄文稿

颜真卿

安史之乱

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

(个人观点,点击下图可看大图)

《祭侄稿》赏析(组图,高清)

【背景】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计25行,共230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gǎo)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颜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应属“文稿”或“草稿”类的。但由于作者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被历代书家公认为是继“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但,我倒觉得《祭侄文稿》要比《兰亭序》(指的是现存临摹本,非原迹)高至少一个档次。此观点不多做解释。但有一条很重要,祭侄稿是颜真卿真迹,且“悲愤交加,一气呵成”。而现存的《兰亭序》均为临摹本,其中有很多败笔,其败笔甚至不及当代普通书法家的水平,而真迹是什么样的,唐太宗之后无人得见。

    所以我说,此若为第二,兰亭至多第三。

 

【原文】原文和释文在网上有很多版本,但让人充分肯定的不多,不是标点断句有问题,就是个别释义相距甚远。下图便是流传较多者之一:

《祭侄稿》赏析(组图,高清)

较为准确的原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少了一个“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榖,何图逆贼,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催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
尚飨!
《祭侄稿》赏析(组图,高清)
    这明明是一个繁体的闲字(“閒”),可所有的人都读作“间”甚至“开”(繁体分别为:間、開)。“间”作挑拨之意尚能接受,那么“开”呢?“闲”本意“有空、没事做”,在此可解作“吃饱了撑的”,是最符合历史背景的。所以,我们还是尊重一下作者和历史吧。


【释文】

    由于各人对历史背景的理解不同,释义也存在些许差异,下图是在下第一稿,其后的文字为第二稿。或许将来随着理解的进步还会有第三稿。
《祭侄稿》赏析(组图,高清)

    唐肃宗乾元元年(该年是戊戌年)九月(本月初一为庚午日)初三(壬申日),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候颜真卿,以清酒和美食祭奠赞善大夫颜季明贤侄之亡灵:你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突出德行。你好比颜氏宗庙中的瑚琏,又像庭院中的香兰玉树,常令我们感到欣慰。正期望能够得到福禄作个好官,谁想逆贼无端挑衅、起兵造反。你父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当时受皇命任平原太守。仁兄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你回到常山,之后收复土门。土门被打开,凶逆威风大挫。贼臣拥兵不救,致使孤城被攻陷,父亲被俘,儿子被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苍天都不悔恨这样的惨祸,还能怨谁制造了这场灾难?你遭遇这样的残害,就是用我一百个身躯也不能换回你一个呀!呜呼哀哉!我受朝廷恩泽,派往蒲州为牧。前些日子泉明再到常山,将装有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带了回来。思念、悲怆至极,巨大的哀伤让人容颜变色、心灵震颤!请多等几天,为你选一块墓地。你若灵魂有知,莫叹在此长久客居。呜呼哀哉!尚飨!

 

【注释】

    1、原文中的“丹杨”,应为“丹阳”。

    2、颜真卿兄弟姐妹共十人,真卿排行第七。但其同祖兄弟有十五人,他排行第十三。

    3、庶羞:原指普通的食物。但祭奠用的一般都是活着的人认为是最好的,当为“美食”。但在作者的心里再好的食物,也是“庶羞”。

    4、瑚琏:宗庙中盛黍稷的祭器,夏代称瑚,殷代称琏。这里指颜季明已成为颜氏宗庙中的重要角色。

    5、戬毂:指福、禄。戬,指福。毂,指禄。

    6、河关:河流和关隘。此指蒲州,时颜真卿调任蒲州刺史。

    7、比者:是近来的意思。

    8、尚飨:飨,通享。又指以酒食款待。尚飨亦作“ 尚享 ”,旧时用作祭文的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的意思。所以直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