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清晨六点半,武汉大道观甲辰届“高功音乐学习(甲)班”全体学员齐聚一堂,于磨山翠云草坪隆重举行“丛林官学拜先生仪式”。
“拜先生”是尊师重道文化的体现,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时,“拜先生仪式”是新生入学举行的隆重“开学仪式”,备受重视。
“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入学礼”不仅仅是表达学生入学的概念,更是一种对授课老师所表达的尊敬与重视。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拜先生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束脩六礼
礼有六,一者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二者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三者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四者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五者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六者干瘦肉条,寓意为表达弟子心意。
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学习。
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寓意学习一点就通。
拜师后要报师
完成拜师仪式后,要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规矩。先生对爱徒要精心传授技艺,弟子对师傅要尊敬如父并侍奉,节假日需带上礼品到先生处问候,取得成绩要向先生汇报,感谢先生的栽培,俗称“报师”。
丛林官学拜先生仪式,是武汉大道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项目”之一。这一仪式在道教传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象征着师徒传承、心心相印、口传心授、星火传递和珍视道义的文化价值观。
仪式由武汉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大道观民管会副主任杨诚澜道长主持,程誠金道长担任学长,率领学员依次拜湖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大道观監院任宗权道长为先生,系统学习全真道教经韵学、高功秘学等传统知识。
仪式圆满结束后,任宗权大师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他强调了尊师重道在道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并寄望于此次仪式能激发学员们学习激情与爱国爱教情怀,为成为道教双通人才而努力学习。
此次丛林官学拜先生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学员们尊师重道、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不懈努力,为传承和发扬道教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武汉大道观 贺炼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