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王重阳真人灵骨现世
视屏地址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009/18023a1b-1419-45a9-8baf-0c4fe67446cf.shtml
终南山祖庵镇重阳宫,为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小说和电视剧发生地,王重阳是金庸先生武侠世界里武林高人,被人们所熟识,在道教历史上王重阳祖师为全真派祖师,在道教历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曾中过文举和武举,小说中曾讲创“九阳神功”和七星拳,“九阳神功”功法存于道教典籍〈道藏〉中,七星拳至尽仍有人在演练。
近年重阳祖师灵骨在现,终南山重阳宫为满足人们对王重阳祖师的崇敬,计划于2009年选择良辰吉日在重阳宫举行“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灵骨安奉大典暨王重阳与全真道学术研讨会”,将邀请海内外道教人士共攘盛举。
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后创别业于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祖庵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导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三千余众,显著者七人,后世称全真七子。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四真返归关中,羽化于开封。四真遵师遗嘱俸柩归葬于终南刘蒋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重阳宫)。
元代京兆行省田德灿得任于陕西,出资厚葬,各路道众云集祖庭,并恭请全真掌教、北京白云观住持尹志平宗师主持葬礼。清同治年间关中兵祸重阳宫殿宇遭兵燹。后文革中重阳墓被掘,重阳祖师遗蜕被弃荒野,幸有祖北村赵茂忠先生将遗骨隐藏,1997年陈法永道长受中国道教协会委托,重修重阳宫时重阳祖师灵骨被发现,因忙于修复大殿无暇顾及。2006年重阳宫住持陈法永道长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王重阳祖师墓园现已修建完工,为表达人们对这位道教祖师的崇敬,终南山重阳宫计划于2009年选择良辰吉日在重阳宫举行“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灵骨安奉大典暨王重阳与全真道学术研讨会”,期待各界人士关注并见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
重阳宫:
道教宫观,全真祖庭,又称大重阳万寿宫。位于陕西户县,是我国金元时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户县重阳宫)之一,相传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葬骨之地。目前重阳宫中留有马丹阳真人手植银杏一株,树龄已800余年。重阳祖师脚印石一座,据传说为重阳祖师练功时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
•脚印石
传说当年王重阳祖师在练功时,鞋中的一粒沙子因为浸染了祖师的仙气,见风就长,虎虎生威,后被祖师踏了一脚击了一掌,就再也不长了。如今,巨石上几个硕大的祖师脚印依稀可辨,被称作祖师脚印石,而巨石突兀的顶部仍是祖师击了一掌的印记。脚印石出现五种颜色,代表祖师练功所采的五行之气。
•遇仙桥
在北距重阳官15华里的甘河镇,有一处始建于元初的石拱桥,相传为王重阳早年遇钟吕二仙并受点化而得道之地。遇仙桥是陕西省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元代石拱桥,历史的沧桑几乎让遇仙桥湮没于地下,只有供石上精美的龙头浮雕还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1987年在遇仙桥旁挖掘出土的王重阳明代石雕像,村民供奉在桥畔的小庙中。石雕像栩栩如生,重阳祖师端坐正中,气宇轩昂,颇有大家风范:两个书童站立两旁,形象逼真,妙趣油然而生。
•活死人墓
活死人墓位于距重阳宫后1公里的成道宫中,是王重阳修道练功的地方。王重阳抗金失败后,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三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还有墓堆,前面有碑石上刻着“活死人墓”几个大字。据当地专家讲以前曾经开过墓道,发现里面确有地下室,看下去深不见底,为了保护起见,没有让人进去,就用土封住了。据记载,王重阳早期曾经在活死人墓中修炼两年,还写了一首《活死人墓赠宁伯功》的七绝诗,描绘了这种特殊的修炼方法。诗中说“活死人兮活死人,风火地水要只因。墓中日服真丹药,换了凡躯一点尘。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等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