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本地论坛上有个帖子:反映孩子在学校和别的同学起争执,老师处理方式让家长不满意,认为孩子似乎被欺负了,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点不满意。
http://s16/mw690/001oQpNozy75fw0V0NF7f&690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一跟帖如下:
其实,事情已经过去了,如果不是太严重,让它过去吧。
孩子吃亏也好,赢了也好,都是他们要面对的。家长不可能关照他们一辈子,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要学会长大,学会独自面对。
我认为发生冲突,首先要注意的是不再激化矛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建议和孩子一起心平气和地对整个事情进行一个回放,事情究竟是怎么起来的,过程是怎么激化的,引导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如何处理。孩子如果确实被欺负了,要引导他要多交朋友,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呀,有人欺负时,能有人站出来帮他;实在不济,有人帮助见证一下也好。如果实在没有朋友,那就要收着点;如果实在不行,被欺负时要大声喊出来。如果只是一味地指望老师或家长,形成依赖心理,那可能不见得是好事。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偶尔吃次亏应该也没啥,帮助孩子慢慢独自去处理一些事情。加油!祝健康成长!
一老师跟帖如下:
我也是老师,去年教五年级,做班主任,今年教六年级。做班主任太辛苦,今年好不容易逃脱了,轻松了一大块。
说实话,处理孩子们争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确实很烦。因为,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惯宝宝,是家庭的中心。在学校里就表现为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一天发生的大小冲突、争斗说几十起,是不夸张的。想想看,过去多子女的家庭里,就那么几个孩子,还常常鸡飞狗跳的,这么一个大的班级,孩子们之间有点小的冲突、矛盾,实属正常。可是,这么多的事,如果老师都耐着性子一一调查清楚,即使不上课教学,专门就处理这些事,也根本就没有这个时间,所以对于小事,老师只能广泛地教育,具体的事件,偶尔也会处理一些,大多数还留给孩子们自己去解决了。
家长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加之又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对老师有点怨气,也属正常。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再平常不过了,家长除教育自己的孩子应当怎样正确与同学相处,其余也不必惊讶,不必过多干预。因为孩子自己处理这些冲突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与人相处的过程,他们能从中获得直接经验,改进自己的处世方式,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反之,少了这个过程,孩子反而会在将来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经常被某个同学欺负,或者经常分别与多个同学发生冲突,这个现象要引起家长重视,可以与老师加强沟通,同时要检视自己孩子性格上是否有不足之处,家长的教导是否有不当之处。
另外,叮嘱所有的家长一句,孩子的话只能相信一半。千万记住这句话,因为孩子们在冲突发生后,无论在老师还是家长面前,都只会选择叙说对自己有利的情况。对自己不利的话,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除了不得已,孩子们是不会主动说的。有些家长片面听信了自己孩子的话,找到学校去了,结果在老师详细调查之后,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我做班主任时就曾遇见过这样的事例,结果家长自己搞得很尴尬。
谈一点自己的经验,不喜勿喷,跳过我这一层不看。
从这个老师跟帖内容看,确实是有经验的,考虑比较全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