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完美到悲观
(2010-10-20 07:20:30)
标签:
德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教育 |
哈森是我无意中结识的一位德小帅,没想到我们会成为可以交心谈话的朋友。
哈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快地,最好是一次性地达到完美。如果没达到他想要得效果,他就非常地沮丧和生气,有时会殴打自己。我阻止他,他说不疼,他感觉不到疼。这让我很担忧。因为我有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她毕业后在柏林一家专门治疗自残患者的心理机构工作。她告诉我这些自残患者伤害自己时没有疼痛的感觉,他们有的是放松和解脱。我担心哈森成人后也会是这样。
他有一个哥哥,总是有意无意地欺负他,欺负完了还会在父母面前卖乖。哥哥其实并不怎么当真,但哈森真是实打实地生气。他恨他的哥哥,他抱怨说,为什么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有一个哥哥存在在世界上。哥哥的存在,让他憎恨生活。哈森其实很聪明,但他这样的性格让他在学校里也很吃不开。他说,他不愿意呆在家里,但更不愿意去学校。他知道自己从早到晚都不高兴,他只有在打电脑游戏的时候是开心的。
我劝他,生活就是这样有好有坏,别奢求所有的东西都完美。他说,那我宁可不要生活。其实,他的家境很好,很富裕。父母都是很好很通情达理的人。然而,完美的家庭,有问题的孩子。
我跟小摇聊哈森:你瞧瞧哈,你们德国的青少年太有个性了。他斜眼不理我。
我跟妈妈聊哈森,她说:你得劝劝他,生活有时要做减法,不能总站在金字塔的尖上。我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成德语。。。
自从认识了哈森之后,我发现我也变得悲观起来,或者说我原来也悲观,只是我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这一面。做一件新的或是有挑战性的事情,还没开始做呢,我就想一定做不成,一定做不好。或是刚开始做一点,发现很难,自己的水平太差,就开始生气发脾气要放弃。
小摇说,你怎么跟哈森一样。我也觉得,我怎么和哈森一样呢。忽然,我发现我很理解哈森。他是太要强了,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才会一做不好就生气。他其实需要鼓励和自信,需要懂得有时要做绿叶的实事。
小时候,要是有什么事做不好了,或是别人做得比我好,我也会很伤心很自卑。爸爸安慰我:哪能什么时候你都是花呢,有时也要做绿叶陪衬陪衬人家红花嘛。我听了心里立即就平静了。长大了,遇到很郁闷的事,爸爸安慰我: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你有那三四已经很不错了。我听了又特别平衡。
而如今哈森的问题,我不知如何开解他。他就是想生活十全十美,或至少八全九美,如果你说生活就是一全二美,就是大多不如意,那他宁可不选择生活。我只能说,他小小年纪比我智慧多了。我到了现在,若不是遇见他,或许都不曾思考这样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将不完美的生活进行到底呢?
我希望我和哈森的友谊能持续。
我希望他能快乐。
哈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快地,最好是一次性地达到完美。如果没达到他想要得效果,他就非常地沮丧和生气,有时会殴打自己。我阻止他,他说不疼,他感觉不到疼。这让我很担忧。因为我有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她毕业后在柏林一家专门治疗自残患者的心理机构工作。她告诉我这些自残患者伤害自己时没有疼痛的感觉,他们有的是放松和解脱。我担心哈森成人后也会是这样。
他有一个哥哥,总是有意无意地欺负他,欺负完了还会在父母面前卖乖。哥哥其实并不怎么当真,但哈森真是实打实地生气。他恨他的哥哥,他抱怨说,为什么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有一个哥哥存在在世界上。哥哥的存在,让他憎恨生活。哈森其实很聪明,但他这样的性格让他在学校里也很吃不开。他说,他不愿意呆在家里,但更不愿意去学校。他知道自己从早到晚都不高兴,他只有在打电脑游戏的时候是开心的。
我劝他,生活就是这样有好有坏,别奢求所有的东西都完美。他说,那我宁可不要生活。其实,他的家境很好,很富裕。父母都是很好很通情达理的人。然而,完美的家庭,有问题的孩子。
我跟小摇聊哈森:你瞧瞧哈,你们德国的青少年太有个性了。他斜眼不理我。
我跟妈妈聊哈森,她说:你得劝劝他,生活有时要做减法,不能总站在金字塔的尖上。我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成德语。。。
自从认识了哈森之后,我发现我也变得悲观起来,或者说我原来也悲观,只是我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这一面。做一件新的或是有挑战性的事情,还没开始做呢,我就想一定做不成,一定做不好。或是刚开始做一点,发现很难,自己的水平太差,就开始生气发脾气要放弃。
小摇说,你怎么跟哈森一样。我也觉得,我怎么和哈森一样呢。忽然,我发现我很理解哈森。他是太要强了,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才会一做不好就生气。他其实需要鼓励和自信,需要懂得有时要做绿叶的实事。
小时候,要是有什么事做不好了,或是别人做得比我好,我也会很伤心很自卑。爸爸安慰我:哪能什么时候你都是花呢,有时也要做绿叶陪衬陪衬人家红花嘛。我听了心里立即就平静了。长大了,遇到很郁闷的事,爸爸安慰我: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你有那三四已经很不错了。我听了又特别平衡。
而如今哈森的问题,我不知如何开解他。他就是想生活十全十美,或至少八全九美,如果你说生活就是一全二美,就是大多不如意,那他宁可不选择生活。我只能说,他小小年纪比我智慧多了。我到了现在,若不是遇见他,或许都不曾思考这样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将不完美的生活进行到底呢?
我希望我和哈森的友谊能持续。
我希望他能快乐。